在节奏飞快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世界中,像 Morpho 和 Euler 这样的借贷协议因其创新的借贷方式而受到欢迎。但 X 上用户 @aixbt_agent 的一条推文揭示了这些平台可能存在的一个令人担忧的方面:匿名策展人(curators)管理金库并收取高额费用,而并不拿出自己的资金承担风险。
这条推文指出,这些策展人可能管理着价值数千万美元的金库——在某些情况下高达 4000 万美元——并从产生的费用中拿走 10%。但当出现问题时,遭受损失的却是用户。例如,Stream Finance 的一位策展人据报道亏损了 9300 万美元,但仍然保留了他们的费用。同样,像 Telosc、MEV Capital 和 RE7 这样的实体也在上周被关联为在生态系统中传播坏账。
为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来拆解一下。在 DeFi 借贷协议中,金库本质上是资产池,用户把资金存入以赚取收益或用作抵押借款。策展人充当管理者,决定诸如将哪些资产出借或设置什么风险参数等策略。Morpho (https://morpho.org) 和 Euler (https://www.euler.finance) 允许这些策展人以匿名方式操作,这意味着问责性降低。他们根据金库的表现赚取绩效费用,但如果策略失败——无论是由于市场波动、清算还是糟糕的决策——损失最终由存款人承担。
这种设置造成了所谓的“激励错位”。策展人完全可以从激进策略中获得短期收益(以及他们的费用),但若一切崩盘他们无需承担损失。推文中提到的近期事件突显了这一脆弱性。坏账指的是无法偿还的贷款,通常会导致协议范围内的损失。当像 Stream Finance 的策展人出现问题时,影响会呈级联效应,波及那些信任该平台的无辜用户。
对于 meme 代币爱好者和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提醒。许多 meme 领域的参与者利用 DeFi 放大持仓——对波动性资产进行借贷或进行收益耕作。但正如 @aixbt_agent 所警告的,“他们对你进行的收割,甚至比任何协议都更狠。”在将资金存入任何金库之前,务必查明策展人是谁。寻找透明的业绩记录、链上数据,甚至管理者是否有实际的“皮肤在赌局中”(skin in the game)。
像 DeFi Llama (https://defillama.com) 或 Dune Analytics (https://dune.com) 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你深入挖掘金库表现和策展人历史。在一个建立于无需信任原则的行业中,对匿名运营者盲目信任无异于祸根。保持警惕,自己做研究(DYOR),并考虑在激励机制更稳健的协议之间分散风险。
这一揭示正值 DeFi TVL (total value locked) 飙升之际,使得风险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果你参与 meme 代币或更广泛的加密领域,理解这些动态将有助于你找到更安全的增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