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一个问题不断被提出:我们是否已经进入了本轮牛市的“欣快”阶段?如果你对加密行话不熟悉,欣快阶段通常指价格暴涨、人人似乎都在赚钱、FOMO(害怕错过)驱使大众涌入市场的那段狂热期。传统上,它往往是潜在回调之前的顶点。
最近,crypto 趋势观察者与顾问 PixOnChain 在 2025 年 9 月 9 日的一则推文引发了关于这个话题的热烈讨论。推文主张我们可能确实经历了欣快,但不像 2017 年或 2021 年那样明显,而是以更微妙、碎片化的方式出现。
这是 PixOnChain 的原话要点(意译):“大多数人说这一轮没到‘欣快’阶段,但我觉得我们到了——也许不像上次那么明显,但 memecoin 季节疯狂,AI 元叠也很夸张。不同的是这次是碎片化的,不是所有东西都涨,不是每个板块都跑起来。人们老是期待 2017 和 2021 那样的剧本重复,他们的钱包会再度暴涨,但市场不会倒退,随着机构进入和生态成熟,crypto 不再早期,这或许就是晚期狂热的样子。顺便说一句,这不是看空的帖子。”
说得很到位,对吧?不同于过去几次几乎所有资产类别齐涨的牛市,本轮更有选择性。memecoins——那些基于互联网梗、由社区驱动的有趣代币,比如 Dogecoin 或 Solana 上更新的项目——完全疯狂了。我们看到与病毒式热度相关的代币一夜之间市值飙升到数十亿美元。如果你关注 meme 代币,就知道套路:像 PEPE 或 DOGWIFHAT 这样的项目抓住了散户的想象力(和钱包),在各自的小圈层内制造了迷你欣快。
同样,AI 元叠也爆发式增长。那些将区块链与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项目结合的代币获得了巨大涨幅。可以把它看作两大热门趋势的交叉点:crypto 与 AI,吸引了寻找下一个风口的技术型交易者。
但为什么是碎片化的?PixOnChain 指出,并非所有板块都疯狂。尽管 memecoins 和 AI 代币在庆祝,其他领域如 DeFi 或 NFTs 并没有出现同样的普遍热潮。这或许反映了加密生态的成熟:机构——像对冲基金和银行这样的巨头——逐步入场,带来更多稳定性,同时也稀释了以往完全由散户驱动的疯狂。
这条推文并不是在唱空。它更像是在提醒市场会演变。期望 2017 年的 ICO 热潮或 2021 年的 NFT 狂潮原封不动地重演,可能会让人失望。crypto 不再是无序的西部——它在长大,监管、ETF 与主流采纳都在改变游戏规则。
这一观点在 meme token 领域尤其有共鸣:我们见证了疯狂的上涨,也见过快速的回调。对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提示他们要分散风险、保持信息灵通,而不是盲目追逐过去的辉煌。
讨论并未就此止步。回复如潮,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反驳。例如用户 @yourfriendSOMMI 发布了图表,认为我们尚未达到欣快,图中展示了市值与情绪指标的可视化对比。
还有像 @seanpaszkwil 的人回忆起上一轮的全民普及——朋友们购买 Dogecoin——把那种场景称为真正的欣快,并将其与今天的利基型暴涨对比。
甚至 @MagicEden 也用一个幽默的 GIF 参与讨论,问道这波是不是结束了。
这种碎片化的视角可能意味着加密的增长路径更可持续。随着机构通过 Bitcoin ETFs 或 stablecoins 进入,狂热的表现可能会不同——不会是各领域同时爆发,而是集中在像 memecoins 和 AI 这样的热门板块。
如果你在构建或投资 meme 代币,这些信息非常重要。它暗示应把精力放在社区驱动的叙事和新兴元叠上,而不是寄希望于一场普遍的大牛市。像 Polymarket(PixOnChain 所在的平台)这样的工具可以通过预测市场帮助衡量市场情绪。
总之,PixOnChain 的观点挑战了“本轮没有欣快”的叙事:欣快确实存在,只是不再是每个人都看得到的主舞台。随着 crypto 的成熟,适应这些变化将是区块链从业者的关键。留意那些 memecoin 季节——它们可能正成为新一轮狂热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