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在加密世界的演变堪称引人入胜。曾经是各种实验性项目的首选链,如今正稳固地成为严肃、大额金融的主力平台。Token Terminal 的一份最新分析将这一点分解开来,展示了网络的总锁仓价值(TVL——即链上协议中被质押或锁定的资产总额)如何在新智能合约部署减少的同时不断攀升。
大局:TVL 上升,部署量下降
先看数据。自 2021 年以来,以太坊上新部署的智能合约数量大幅下降。这些部署是开发者活动和新想法落地的关键指标。它们在 2021 年第二季度达到约 590 万的峰值,但此后下降了 95%,到 2025 年第三季度仅剩 31 万。同时,以太坊生态的 TVL 在同一时期从 1,200 亿美元增长到惊人的 3,790 亿美元。
这种相反的趋势暗示着资本正流向已建立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而不是高风险的新实验。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成熟市场:早期人人都在试各种玩法,看什么能成功,但现在关注点转向那些经过验证、能安全处理大额资金的赢家。
为什么会转移?L2 和替代 L1 抢占风头
那么,创新都去了哪里?它正在向 Layer 2(L2)解决方案和提供更低交易成本、更快速度的替代 Layer 1(L1)区块链迁移。像 Base(以太坊的 L2)和 Solana 这样的链,已成为新应用的热点,尤其是那些需要高吞吐量且不想被高额 gas 费拖累的项目。
以 Solana 为例。自 2024 年 1 月以来,其生态 TVL 从 43 亿美元暴涨到 373 亿美元。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像 pump.fun 这样的平台,它通过极大简化 meme 代币发行流程而收取了 8.66 亿美元的手续费。如果你关注 meme,这就很关键——pump.fun 将代币创建普及化,把病毒性想法快速变成交易和社区。
在以太坊一侧,Base 也紧随其后。像 Aerodrome Finance 这样的项目为其贡献了 4.08 亿美元的手续费,Base 的 TVL 已从 4.25 亿美元跃升至 117 亿美元。这些链正在捕获本轮周期的“爆款应用”,而以太坊主网(L1)则作为蓝筹 DeFi(如借贷协议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稳固根基。
展望未来:升级能否重燃热度?
历史显示合约部署与 TVL 增长之间存在联系。2021 年的部署高峰促成了同年稍后的以太坊 TVL 历史最高值。我们在 L2 上看到类似的模式——Base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达到了 1.675 亿次部署,推动了其 TVL 的快速上升。
不过,以太坊并未停滞不前。即将于 12 月推出的 Fusaka 升级可能会大幅降低成本并提高每秒交易数(TPS),有望吸引开发者重返 L1。如果它能夺回 Base 或 Solana 的一部分活动,我们或许会看到 TVL 进一步加速增长。
对于 meme 代币爱好者而言,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尽管 Solana 的 pump.fun 主导了快速发行,但更高效的以太坊可能将高价值金融与有趣的实验性 meme 相结合。它可能为混合模型打开大门,让 meme 利用以太坊的流动性,同时享受 L2 的速度。
归根结底,以太坊的演进凸显了加密领域更广泛的趋势:成熟并不等于停滞,而是构建可持续的价值。随着 L2 处理更狂野的一面——包括那些病毒式的 meme 投放——整个生态将更加受益。密切关注这些指标;它们正在讲述下一个重大机会所在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