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 Image from '@components/Image';
大家好,区块链爱好者们!如果你一直关注区块链领域,肯定听说过以太坊基金会(EF)的最新公告。2025年7月11日,ARK的Raye Hadi在X上发起了一条精彩的讨论串(点击这里查看),介绍了EF大胆的计划——将零知识(zk)技术整合进以太坊的Layer 1(L1)。这可能成为提升可扩展性和隐私保护的游戏规则改变者,我们将深入剖析其中细节!
零知识技术到底牛在哪儿?
首先,咱们来澄清一下零知识证明(zkPs)是什么。想象一下,你只需证明自己超过21岁可以买酒,而不必展示完整身份证——只需简单确认你符合条件。这就是零知识证明的精髓!它允许一方证明某件事为真,而无需透露具体细节。对于以太坊来说,这意味着验证者能在不重新执行所有步骤的情况下确认交易,大大加快处理速度。
EF的博客文章(点击这里阅读)阐述了以太坊虚拟机(EVM)向更友好支持zk的转变。这包括即将到来的Pectra硬分叉中的EIP-2537等升级,优化执行层以更高效地处理zk证明。就像给以太坊装上了涡轮增压器!
这是怎么运作的?
重点来了:区块构建者依旧负责把交易打包成区块,但验证者不用再重新运行所有交易,取而代之的是证明者(可能是构建者、验证者,甚至是第三方网络)生成一个zk证明来证明该区块有效。验证者只需检查这个证明——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快速的“通过”标记,而不是全面审计。这大大提高了吞吐量,让以太坊更快、更具扩展性。
Raye的讨论还提到“无状态验证者”(stateless verifiers)的方向,验证逻辑转移到共识层去验证zk证明。这是减轻负担同时保障网络安全的巧妙方法。
需要关注的权衡
当然,路途不是一帆风顺。一个权衡点在于重任转移到证明者和构建者,这可能提高运行节点的门槛。如果关键参与者串通或离线,区块产出可能中断,带来活跃性风险。这有点像依赖几个明星球员——他们缺阵,团队就困难重重!
EF的宏伟目标
EF的目标绝不含糊:
- 速度:99%的区块证明在10秒内生成。
- 成本:证明硬件成本控制在10万美元以下,功耗不超过10千瓦。
- 安全:具备量子抗性,至少128位安全强度(意味着破解需2^128次操作)。
- 大小:证明文件小于300KiB,能轻松塞进以太坊区块。
这些目标旨在实现“家庭证明”——让个人质押者能在自家设备上运行证明程序。这是对去中心化的致敬,确保以太坊保持初心。
更广阔的图景
此次升级代表以太坊文化的转变,契合其长期愿景。结合扩展blobspace(更廉价的数据可用性)的计划,正在为一个可扩展且注重隐私的L1铺路。虽然执行上仍有挑战,但路线图愈发清晰,令人期待!
业界反响
这条讨论引发了不少精彩回应。SuccinctLabs的Uma Roy分享了他们的“SP1 Hypercube”证明系统,该系统已支持以太坊区块的实时证明(了解更多)。Raye也给予了回应,彰显社区的热情。还有像BigNobody这样的用户提出了关于家庭节点硬件规格的实际问题——这些都是该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认真对待的合理关切。
为什么这对Meme代币重要
即使你深入玩转Dogecoin或Shiba Inu这样的meme代币,这次升级也可能间接刺激生态发展。以太坊更快更便宜的交易会推动DeFi和NFT项目——很多都与meme代币热潮交织。此外,隐私提升可能激发新的meme代币用例。敬请关注meme-insider.com获取更多动态!
总结
以太坊基金会推进zk技术是向更高效区块链迈出的大胆一步。虽然还有障碍待破,但可扩展性和隐私的潜力巨大。你怎么看?准备好见证以太坊的升级了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继续关注meme-insider.com掌握最新区块链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