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则让以太坊社区沸腾的激动人心更新中,Ream Labs 刚在 X 上宣布:PQDevnet0 正式完成!这标志着在使用后量子密码学来增强以太坊以抵御量子计算威胁的努力中取得的首个重要整合成果。用通俗的话说——后量子密码学就像为区块链的锁升级,让它能抵御未来可能破解现有加密的超级计算机。更令人振奋的是:三个独立的客户端团队通过 3SF-mini 协议实现了最终确定性,证明这不仅仅是理论——它正在成为现实。
把最终确定性想象成区块链交易变得不可逆的那一刻,就像按下了无法撤回的“发送”。在这次测试中,Ream Labs(用 Rust 构建)、Zeam(基于 Zig,由 Blockblaz 开发)和 Qlean(C++,来自 Quadrivium)完美同步。当前还没有使用 PQ 签名——这阶段是打基础——但这是朝着量子抗性以太坊迈出的巨大一步。
这对以太坊未来为何重要
更宏大的使命是什么?解决“现在收集、以后解密”(harvest now, decrypt later)这类噩梦情形,即坏人今天窃取加密数据,未来用量子技术破解。PQ devnets 的核心目标是验证:
- PQ 签名可行性:基于哈希的多重签名能否在一秒内完成?
- 聚合方案:如何在不拖慢网络的情况下高效打包签名。
- 客户端互操作性:不同团队的代码能否融洽共存。
- 硬件限制:所有组件能否在 EIP-7870 对精简节点的约束内运行。
Ream Labs 的线程强调他们的“早期整合”思路——在规范同时开发代码以便快速发现问题。就像边做菜边修订食谱一样。这种方式受到了 STEEL 团队 的启发,加快了走向真实部署的进程。
PQDevnet0 中发生了什么
成就清单如下:
- 一个新的规范框架为参与方提供指导。
- 通过 3SF-mini 实现了基本的共识引擎(一个用于快速测试的轻量协议)。
- 稳固的多客户端互操作性——Rust、Zig 与 C++ 无缝对话。
- 性能指标跟踪用于衡量表现。
- 精致的 leanView 区块浏览器 可用于深入观察内部运行。
当然,中间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各客户端之间同步 gossipsub(以太坊的网络层消息传播协议)参数颇具挑战,而且缺乏现成的测试向量,调试时不得不逐一查看状态转储。得到的教训是:在下一轮之前把那些测试向量搞定——团队目前正在处理这件事(见 working on now)。
展望:Devnet1 及其后
大家对 Devnet1 充满期待,届时真正的 post-quantum signatures 将加入进来——参考前沿论文如 Hash-Based Multi-Signatures for Post-Quantum Ethereum。目标是什么?区块签名在 1 秒内完成(目标 500μs),证明(attestations)也在同一时间尺度内完成,并在 24 小时内以 4 秒区块保持稳定。目前暂不做聚合——他们采用渐进式的方式以避免系统过载,并押注于不久的将来会有新的研究突破。
这一切都与 Lean Ethereum 的目标相连,这是一个开源冲刺项目,旨在精简并增强网络安全。想要参与?查看 roadmap、specs 仓库,或像 Ream 的 Rust 实现 这样的客户端代码。Devnet 快速启动指南可通过 Zeam 的指南 或 Ream 的本地部署 获得。
向那些关键角色致敬:Justin Drake、Will Robinson、Ladislaus 以及从规范到基础设施的众多贡献者。完整细节请见 Ream Labs 的 HackMD 深度解析。
随着以太坊迈向一个量子防护的时代,像 PQDevnet0 这样的里程碑提醒我们:在这里创新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生死存续。你对后量子升级有什么看法?在评论区说说,并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 获取更多区块链突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