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直在关注区块链领域,可能已经看到 Token Terminal 在 X 上的这条有趣线索。他们把以太坊上的两类主要发行者进行了拆解,并解释了两者如何从网络强大的安全特性中获益。作为长期报道加密,尤其是 meme tokens 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对理解生态如何支持从 stablecoins 到爆款 memecoins 的各种项目,是一块关键拼图。
先从基础说起。以太坊,这个支撑着无数项目的主力链——包括一些在 Solana 替代链上或直接在 ETH 上的热门 meme tokens,拥有相当强的安全保障。根据 Token Terminal 的数据,当华尔街的大玩家在以太坊上发行 stablecoin 时,他们实际上在利用约 1550 亿美元的经济安全性。这一安全性来源于全球分布的超过 110 万个 validators。validators 本质上是网络的守护者——他们质押 ETH 来验证交易并维护系统诚实性。这种去中心化的格局使以太坊在面对攻击时极具韧性。
上图来自该线程,展示了自 2018 年以来 stablecoin 供应(蓝色区域)、staking 市值(橙色线)和验证者数量(白色线)的爆发式增长。它直观地提醒我们,以太坊在使用量增长的同时,也在扩展其安全能力。
接下来,Token Terminal 指出,以太坊上的发行者大致分为两类:
Crypto-Native Issuers:这些项目以以太坊为主要账本。想象那些在加密世界中诞生的项目,比如 DeFi 协议,或者直接发起的 meme token。它们直接受益于以太坊高强度、地域分散的安全保障。没有单点故障意味着它们的资产更不易遭受攻击或停机风险。
TradFi Issuers:即传统金融机构,这些大型机构正试水区块链。他们通常把以太坊当作次级账本,可能在链上发行代币化资产或 stablecoins,同时将主要业务留在链下。有意思的是,他们会从 crypto-native 那一方的增长中获益。随着 DeFi 市场扩展,TradFi 资产变得更具互操作性,形成一个融合的生态,人人都有利可图。
线程中举的一个好例子是 Securitize,这是一个推动 TradFi 资产与 DeFi 友好互通的平台。他们有动力去搭建桥梁,因为这会解锁更多流动性和机会。对 meme token 爱好者而言,这很重要,因为许多 meme 在 DeFi 环境中繁荣——想想 Uniswap 上的流动性池或跨链集成。更强的安全性与互操作性意味着更安全的交易和 meme 领域更多的创新空间。
本质上,以太坊的这种架构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Crypto-natives 打造了坚实的基础和强大的安全性,TradFi 的加入则推动规模化发展。两者越融合,我们就越能够看到一个更成熟的区块链生态,适合下一波 meme tokens 及更广泛的应用。如果你正参与构建或投资加密,像 Token Terminal 这样的信息源值得持续关注。你怎么看这种融合——是颠覆性改变,还是又一波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