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以太坊扩容负责人 Marius van der Wijden 分享关于 Geth 与 L1 未来的见解

以太坊扩容负责人 Marius van der Wijden 分享关于 Geth 与 L1 未来的见解

如果你关注 meme 代币的世界,就知道即便各种 Layer 和替代链不断涌现,以太坊仍然是许多项目的主干。高昂的 gas 费用和网络拥堵会扼杀乐趣——也会吞噬利润,尤其是在你试图铸造或交易下一个走红的猫币时。这就是为什么以太坊基金会关于扩展 Layer 1(L1)的最新动向如此重要。而要解释这些动向,谁比 Scale L1 项目的新任联合负责人 Marius van der Wijden 更合适呢?

Christine D. Kim,一位知名的加密新闻人(小趣闻:她曾在 CoinDesk 工作),刚在 X 上发了一条线索帖,介绍她与 Marius 的“Meet the Devs”访谈。她擅长把技术内容讲得通俗易懂,这次的访谈里充满了以太坊早期的趣闻。我们来拆解一下,看看这对 meme 爱好者为什么重要。

谁是 Marius van der Wijden?

Marius 是 Geth 团队的核心开发者——Geth 就是 Go Ethereum,是维持以太坊网络运行的主要客户端软件之一。他从在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TU Darmstadt)读计算机科学起就开始投身以太坊开发。近期,他与 Tim Beiko 和 Ansgar Dietrichs 一起,担任 Scale L1 的联合负责人。这个角色的核心目标是让以太坊基础层能够更轻松地处理更多交易,比如把当前大约 4500 万的 gas 上限推高到接近 1 亿。

在线索帖中,Christine 把 Marius 形容为 All Core Devs(ACD)电话会议里“最能被引用的人”,那是开发者们讨论更新的场合。多年来她一直依赖他的专业知识,这次她把镜头转向他的个人故事。

采访用麦克风和摄像设备的插图

从学生到以太坊构建者的旅程

访谈深入讲述了 Marius 从学术界到全职开发者的路径。他回顾了合并前以太坊的“疯狂起伏”——还记得合并(The Merge)吗?那是以太坊在 2022 年从耗能的 proof-of-work 转向 proof-of-stake 的重大升级,大幅减少了排放,并为扩容奠定了基础。

Marius 分享了网络分叉(即改变规则的升级)测试是如何演进的。早期非常混乱:因为测试不充分而不得不推迟分叉。他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最重要的贡献”是把 Execution Layer(执行层)和 Consensus Layer(共识层)缩写成 EL 和 CL——过去这些术语总是被完整写出。但说正经的,他确实参与构建了像 Ethereum Execution Spec Tests(EEST)这样的健壮测试框架,使用 Python 从简单的组合生成数千个测试用例。这种元编程方法确保像 Geth 这样的客户端在升级时表现正确。

这些内容让人看到构建万亿美元级网络背后的人性一面。Marius 感觉合并后有人以为工作“完成了”,但他为还有更多事情要做而兴奋。很多开发者也有同样的感受,愿意留下来继续推动以太坊向前。

对有志开发者的主要经验与建议

其中一个亮点是 Marius 给新人的建议:跳进去,但从小处开始。以太坊开发看起来可能令人生畏,但为像 Geth 这样的开源客户端贡献是很好的入门方式。他强调要从失败中学习——那些合并前的插曲教会了社区大量关于协作和测试的经验。

对区块链从业者,尤其是那些构建或交易 meme 代币的人来说,这意味着网络会更可靠。更好的扩容可能带来更低的交易成本,让推出和炒作 meme 项目时,不再被 gas 费大战吃掉收益。

为什么这对 meme 代币很重要

meme 代币靠速度和低成本生存。虽然很多项目已经迁移到像 Base 的 L2 或者甚至 Solana 以获得更快的交易,但以太坊 L1 的改进可能会把更多活动吸回主链。随着 Scale L1 目标是提高 gas 上限,我们可能会看到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NFT 铸造和代币发行的操作更顺畅——这些都是推动 meme 文化的燃料。

Christine 在线索帖的结尾邀请大家查看她在 Substack 上的完整访谈(christinedkim.substack.com)。她分享的片段很精彩,展现了书架为背景的 Marius(谁能想到加密开发者是读书人?)。

如果你在做加密项目或只是爱看 meme,关注 Marius 在 X 上的账号 @vdWijden,获取更多见解。也请继续关注以太坊协议更新——它们可能为下一波 meme 热潮提供强力助推。

你怎么看?L1 扩容会让以太坊再次成为 meme 的首选吗?在评论里分享你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