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演进:从早期先锋到 Hyperliquid 及更远

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演进:从早期先锋到 Hyperliquid 及更远

在节奏飞快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世界里,有些想法昙花一现,而有些则经得起时间考验并不断演进。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perp DEXes)就是一个跨越多个周期的“粘性”叙事的典型例子。这类平台允许交易者在链上、无中央中介的情况下开设无限期(无到期日)的杠杆头寸。如果你不熟悉,可以把 perps 想象成永不到期的期货合约,允许你用借来的资金押注价格走势。

最近一条来自 @thedefiedge 在 X 上 的推文把这件事讲得很清楚,把这个领域的历史框架化为“几代”创新。让我们来拆解一下,看看这对当下区块链交易者意味着什么。

第1代:粗糙的开端

回到大约 2020 年的早期,像 MCDEX 这样的项目率先开展试验。这些开拓者证明了链上永续合约交易是可行的。诚然,它们的界面笨拙、流动性问题明显——想象交易量低且滑点高——但正是它们奠定了基础。没有这些先驱,我们就不会有今天这些流畅的平台。

第2代:爆发期

往前看,随着修复了第1代许多痛点的协议出现,这一领域迅速爆发。像 GMXGains Network、Levels 和 dYdX 等名字开始崭露头角。交易者对无限制的代币通胀稀释价值感到厌倦,因此这些项目开始把重点转向真正的收入来源——比如与用户分享的交易手续费。

这一波有什么特别之处?更好的流动性池、更顺畅的用户体验,以及走向大众化的吸引力。突然之间,perp 交易不再只是给硬核 DeFi 玩家准备的;它对更多尝试加密杠杆的人变得可接近。

第3代:当前的挑战者

如今,Hyperliquid 以其高性能设计领先,但新来者也渴望分一杯羹。关注 Aster DEXLighterEdgeX Exchange——它们各自带来了速度提升、更低费用或独特的流动性机制等新变化。这一代的核心是精细化竞争,在日趋成熟的市场中胜出。

来自 perp DEX 演进的关键经验

观察这一过程可以为任何加密从业者提供一些经久不衰的洞见:

  • 粘性叙事会持续存在:并非所有潮流都会很快消失。perps 已在牛熊市中展现出韧性,适应了新的技术和用户需求。
  • 创新是底线:模仿者会被抛在后面。每一代都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建立的——无论是可扩展性还是用户留存。
  • 错过机会并非致命:FOMO(害怕错过)无处不在,但新的浪潮总会到来。如果你错过了第2代,第3代可能就是你的切入点。

该推文还强调了这种模式在其他领域也在重复出现。像 Ethereum 和 Solana 这样的 Layer 1 区块链不断迭代,稳定币从 USDT 发展到更去中心化的选项,受 Friend.tech 启发的社交平台层出不穷(毕竟谁不想把粉丝变现?)。GameFi 还没看到太多新鲜血液,但 DeFAI(DeFi + AI)和 AI 代理可能是下一个,把自动化和交易融合在一起。

如果你正在构建或在区块链上交易,关注这些演化周期。它们常常暗示下一批重大机会藏在哪里。想了解更多新兴的 DeFi 趋势以及它们如何与 meme 代币交叉,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我们致力于解码混沌,帮助你提升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