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演变的科技与加密领域,一条来自 @dionysosareopa 的推文引发了有趣讨论。该推文引用了 Brian Allewelt(@Narrascaping)的一段挑衅性论断,关于人工通用智能(AGI):“什么是 AGI?那不重要,反正它被宣布存在。因为 AGI 是一座圣殿。它不是必然性。它是礼仪。一种人造的预言。它会在真正被创造、被基准化进入存在之前就被膏立。”
推文附带了一张来自 ARK 平台的截图,展示了 Allewelt 标题为《Cyborg Theocracy: Mutually Assured Submission》的文章。对于不熟悉的人,ARK 是一个以 Bitcoin 为本位的平台,允许用户将内容直接保存到 Bitcoin 区块链上,确保其不可篡改并且抗审查。这意味着一旦某些东西“被保存在 Bitcoin 上”,它就永远存在,依托于世界上最强大的区块链的安全性。
解读赛博格神权
Allewelt 的文章生动勾勒了他所谓的“赛博格神权”——一个人类与 AI 不仅在技术上融合,更在治理、政策与信仰体系上结合的系统。这并非单纯谈论科幻式的植入(至少目前还不是),而是关于优化——想象算法决定从社交媒体信息流到国家安全的一切——如何变成一种崇拜形式。在他看来,AGI 不只是技术;它是一座“圣殿”,建基于信仰而非纯粹科学。
他以经典幽灵式的开场点题:“有一个幽灵在地球上游荡——赛博格神权的幽灵。”但不同于传统政府或阴谋论,这里是由优化驱动的治理,披着进步的外衣。Allewelt 认为,像监控系统和企业控制这样的体系正演变为一种准宗教形态,AI 的“超智能”被预言而非被证明。
对区块链爱好者而言,这种论述很有共鸣。Bitcoin,作为 ARK 的底层,代表去中心化与对集中控制的抵抗——正好与神权式的 AI 专制相对立。通过把他的文章保存到 Bitcoin 上,Allewelt 确保了他的批判不会被抹去,即便像 Substack 这样的发布平台面临压力。
AGI:预言还是进步?
在 Allewelt 的相关篇章“AGI is a Cathedral”中,他探讨了 AGI 被视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启示的方式。AGI,即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指的是能处理任何人类认知任务的 AI,甚至在各方面超越人类。但 Allewelt 质疑,这到底是真正被工程化的产物,还是通过基准测试和炒作被宣告存在的事物。
他把这种现象比作宗教礼仪:扩大计算规模(向模型投入更多数据和算力)被视作通往智能的道路,却并未真正理解其为何奏效。像 Dario Amodei 这样的 AI 领导者的引用凸显了这种神秘感——它是一个“经验事实”,却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被口述历史记录下来的“scaling era”,感觉更像是经文而不是科学。
用加密领域的话来说,这与炒作周期如何驱动市场如出一辙。还记得 NFT 的繁荣或 DeFi 的盛夏吗?AI 的叙事同样可能推动投机浪潮,尤其是在 meme token 圈子里。
对 Meme Tokens 与区块链的影响
在 Meme Insider,我们关注的是文化叙事如何催生 meme token。Allewelt 的观点或许会启发新一波以 AI 为主题的 meme。想象一下像 $CYBORG 或 $THEOCRACY 这样的代币,一边嘲讽 AI 霸主,一边搭上炒作的顺风车。我们以前见过这样的例子,比如起源于网络玩笑但由社区支撑的 $DOGE 或 $SHIB。
更严肃地说,把这类批判性文字保存在 Bitcoin 上,凸显出区块链在言论自由中的作用。在一个 AI 可能集中权力的世界里,去中心化技术提供了一种制衡。像 ARK 这样的平台让把思想刻在永恒上变得容易,可能会围绕不可变的知识库激发 meme token 项目。
如果你身处区块链领域,这是一种提醒:技术并非中立。Allewelt 的作品(可在 Substack 与 ARK 获取)促使我们质疑 AI 支配的“必然性”。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大热的 meme token 就会源自于对赛博格幽灵的反抗。
敬请关注我们更多关于 AI 与加密文化交汇的报道。你怎么看——AGI 是一座圣殿,还是确有其事?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