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科技与加密世界里,面对初创公司和花哨新模型的喧嚣,很容易忽视像 Google 这样的巨头。但在加密圈颇有影响力的 Qiao Wang——现任 Alliance DAO 客服并共同主持 Good Game 播客——最近指出,谷歌对整个 AI 堆栈的掌控被严重低估了。在一篇发在 X 的近期推文串中,Wang 简明扼要地说明:拥有芯片、云基础设施、模型和应用,让谷歌在交付更便宜产品的同时保留更多利润。
我们来拆解一下。“AI 堆栈”指的是 AI 开发的完整纵向一体化——从定制芯片(比如 Google 的 TPUs)这样的硬件,到云服务(Google Cloud)、基础模型(如 Gemini),再到终端用户应用(如 Google Workspace 或与 Search 的集成)。与那些在这条链的某些环节依赖第三方的竞争者不同,谷歌的内部掌控将成本和依赖降到最低。正如 Wang 指出的,唯一的缺口在于像 TSMC (******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和 ASML(这是一家专门生产芯片光刻机的荷兰公司)这样的先进制造环节。
这种布局不仅高效,而且极具利润属性。通过避免高额许可费或繁琐的合作,谷歌可以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压低价格。对普通用户和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更容易获得的 AI 工具——更便宜的算力用于训练模型或运行推理。Wang 还指出,亚马逊是紧随其后的竞争者,凭借其 Trainium 芯片、AWS 云、在 Anthropic 的持股以及机器人项目,但谷歌仍然领先。
那么这与 meme 代币世界有什么关系?Meme 代币依赖文化潮流、炒作和技术变革,特别是与 AI 相关的潮流。我们已经看到一波以 AI 为主题的 meme,如 $GOAT(受 AI 代理和 truth terminals 启发)或 $GROK(与 xAI 聊天机器人相关),它们借势智能系统的热度起势。谷歌推动廉价 AI 的举措可能会极大催化这一领域。想象一下,区块链开发者和 meme 创作者通过 Google Cloud 获取低成本 AI 来构建更智能的机器人、生成病毒式内容,甚至自动化代币发行。门槛更低意味着更多试验,可能点燃下一波在 Solana 或 Ethereum 等链上出现的 AI–meme 混合浪潮。
对于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提醒:密切关注大科技公司的动作。当去中心化的 AI 项目试图挑战中心化巨头时,谷歌的效率可能会迫使 web3 创新者提高自己的水平——或许通过将 Google APIs 集成到 dApps 中,或创造出戏仿(或与之合作)的 meme 代币。这既是竞争也是机会:更便宜的 AI 民主化了获取渠道,激发加密社区的草根创造力。
Wang 的观点突显了一个更广泛的趋势:在 AI 领域,纵向一体化赢得优势,就像 Tesla 控制其电动汽车堆栈或 Apple 掌控其生态系统一样。作为 meme 圈内的人,关注这些发展能帮助我们发现下一个重要叙事。无论是押注 AI meme 炒作(pump),还是围绕科技与加密交叉点构建知识库,类似的洞见都能让我们在这场游戏中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