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Gwart 对加密回购的看多论点:为何这个 Meta 可能革新代币经济学

Gwart 对加密回购的看多论点:为何这个 Meta 可能革新代币经济学

有没有过在 X 上刷视频,突然看到一段片段让你对整个加密游戏重新审视?我正是被 CounterParty TV 的这段宝藏视频震到了。直播里有 Gwart、Not Thread Guy 和 Robert Chang,讨论深挖了正在兴起的“buyback meta”——即项目回购自家代币以提升价值并传递信心的策略。如果你深耕 meme tokens,或刚涉足 DeFi,这段讨论是理解回购如何颠覆传统增长模型的必看内容。

我们来拆解一下。Gwart 先是鲜明对比了加密项目和典型硅谷创业公司。“创业公司往往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为前提,”他指出。想象无休止的融资轮、激进的用户获取,以及像烧钱一样花钱。但加密呢?完全是另一只生物。“有一点在加密里相对独特,那就是很多项目在上线后比传统创业公司更接近‘完成’状态。”

用白话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应用可能需要多年时间去打磨核心功能,许多区块链协议一经上线技术栈已经大体到位。智能合约已经部署,流动性池在运行,社区也开始活跃。这种“相对完整性”让项目一上线就进入更成熟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回购将价值返还给代币持有者比把所有资源都投向极限增长更有意义。

Gwart 还特别提到了 Hyperliquid,一家在 DeFi 领域引起波澜的永续合约交易所。“Hyperliquid 提供了长时间的 farming 期,这让人们从一开始就有持币信念。”对于不熟悉的人,farming 这里指的是 yield farming——用户通过质押或提供流动性来赚取奖励,通常以项目的原生 token 发放。Hyperliquid 那种延长的 farming 窗口并非噱头;它在持有者中建立了真实的信念。人们并不是只为快速抄底和割韭菜而来;正是那些稳定的 emissions 奖励了耐心持有者,使他们选择长期留下。

这与 buyback 的叙事完美契合。一旦项目进入上线后的稳定期,用协议费或金库资金回购并销毁代币就能创造真实的稀缺性。这就像把 meme coin 的爆发式炒作和扎实的金融工程结合起来——在供给被削减的同时,来自交易者和 farmers 的需求仍在攀升。在一个被通胀型代币充斥的市场里,这个 meta 可能会把优质项目从劣质项目中分离出来,尤其是那些希望超越单纯病毒式拉升、实现进化的 meme tokens。

当然,也并非人人买账。帖子下的回复也提出了质疑,比如有人打趣说 Hyperliquid 的持币吸引力更多是来自“加大了的” farming 奖励而非纯粹的信念。确实如此——emissions 有时会掩盖底层问题。还有人反问:“如果基本面不足,回购不是只是拖延问题吗?”说得很对。回购不是魔法棒;它在与坚实的实用性(比如 Hyperliquid 的低延迟交易引擎)配合时才最有效。

但这就是看涨的关键:在加密这片狂野西部,meme tokens 可能因为一条病毒式推文就暴涨,采纳 buybacks 可能为其带来合法性和持久性。想象你最爱的狗狗主题币不仅靠梗和炒作冲上榜单,而且还主动缩减供应以奖励 OGs。这一 meta 已经在 DeFi 及更广泛的项目中开始涌现,Gwart 的观点像是在号召构建者和投资者行动起来。

如果你在区块链领域构建或持有资产,留意这一趋势。去看完整版的 X 上的直播 获取原汁原味的讨论——它由风趣又带点混沌感的 CounterParty TV 团队主持,既有金融也有加密特色。谁知道呢?也许这会成为把你下一次 airdrop 转变为投资组合基石的火花。你怎么看回购——是真正的变革者,还是被美化的 hopium?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