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比特币已经从一个小众实验发展为万亿美元级别的资产,很容易忘记有多少所谓的“专家”判断失误。DBA Crypto 联合创始人、加密研究员 Jon Charbonneau 最近在 Twitter 上的一条线程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这种心态。他针对肯尼思·罗格夫(Kenneth Rogoff)——这位哈佛经济学家、前 IMF 首席经济学家——在 16 年后仍然误解比特币一事进行了抨击。如果你关注 meme 代币或正在涉足区块链,这则交流对理解为何传统专家常常错过像加密这种颠覆性技术非常有价值。
Charbonneau 的线程以引用 Rogoff 的帖子开头:该经济学家承认,十年前他预计比特币会值 100 美元,而不是 100,000 美元。Rogoff 将比特币的暴涨归因于宽松监管使得逃税和非法活动得以进行、比特币在地下经济中的作用,甚至监管者持有大量加密头寸却没有后果。但 Charbonneau 并不买账。他反驳道:“哈佛经济学家 + 前 IMF 首席经济学家,16 年后仍不理解世界上最大的宏观资产之一,并认为 BTC 只是因为买毒品和逃税而上涨,这很能提醒我们‘专家’其实是假的。”这一击——可谓惊人有力。
这对加密和 meme 代币为何重要
比特币,常被加密圈誉为原始 meme 币,因其病毒式的采用和文化影响力,代表的不仅仅是数字黄金。它是一个重塑全球金融的宏观资产,吸引了政府、机构和普通投资者参与。然而,像 Rogoff 这样的专家仍然固守过时观点,专注于诸如非法用途之类的负面论调,却忽视了比特币的韧性与主流化。这种心态与传统金融对 meme 代币——比如 狗狗币(Dogecoin)或新兴的基于 Solana 的 meme——一律视为笑话或骗局的态度惊人相似。但正如我们所见,meme 可以通过社区炒作实现价值爆发,就像比特币早期那样。
Charbonneau 在后续推文中也带着一些同情:“说实话,如果我曾称某资产是假的、愚蠢的,然后看着它在我眼前暴涨 10000000%,并且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和政府都在为它站台,我可能也会崩溃。”说得有道理。看着比特币价格飙升,而你的预测落空,谁都会感到刺痛。他随后指出这一讽刺:根据一份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报文件,哈佛最近披露持有超过 1.16 亿美元的 BlackRock 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真是认知失调——Rogoff 自己的机构却在对他轻视的资产大举下注。
这一披露强调了对 meme 代币爱好者的一个关键教训:机构采用是真实且在加速的。正如哈佛在囤积比特币那样,我们也看到大型参与者开始关注 meme 币的病毒潜力和流动性。但这也提醒我们不要盲目信任“专家”。很多专家来自恐惧去中心化的既有体制,就像央行将区块链视为威胁一样。
给区块链从业者的启示
如果你在构建或投资 meme 代币领域,像这样的线程提醒你保持谦逊并保持信息更新。“宏观资产”(macro asset)一词指的是能影响更广泛经济体的资产,例如股票或大宗商品——比特币之所以符合,是因为其价格与通胀、地缘政治等全球事件相关联。诸如“逃税和非法活动”之类的论调常常是对加密的 FUD(恐惧、不确定、怀疑),但链上透明性实际上使得比特币可追踪,从而反驳了这些说法。
Rogoff 提到比特币在“二十万亿美元的全球地下经济”中的作用,并链接到他的书 Our Dollar, Your Problem。虽然地下需求确实存在,但那只是比特币吸引力的一小部分。真正的驱动力是什么?稀缺性(比特币总量仅 2100 万枚)、网络效应,以及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的日益被接受。对于 meme 代币,同样的动力也适用:社区强度和叙事可以创造持久价值,即便它起初是个玩笑。
该线程引发了大量响应,反映出类似的挫败感。一位用户分享了一个关于“下载 bitcoin.exe”的梗图,讽刺比特币如何以去中心化、不可阻挡的方式颠覆传统系统。
还有人指出:“有时候资历只是说明他们掌握了错误的模型。”说得没错——法定货币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并不能直接套用于加密的范式转变。
作为 Meme Insider,我们将继续追踪 meme 代币的狂野世界,像这样的故事凸显了区块链为何具有革命性。这不仅仅是关于收益;更是挑战过时体系。如果连哈佛教授都能错过比特币的崛起,想象一下今天那些“专家”对你最喜欢的 meme 币会怎么说。保持好奇,做你自己的研究,并记住:在加密领域,大众常常比象牙塔更聪明。
完整线程请见 这里。你怎么看——在加密领域,专家被高估了吗?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