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于东京举办的 WebX 2025 大会上,Dragonfly Capital 的 Haseeb Qureshi 与 Nansen 的 CEO Alex Svanevik 就不断演变的加密世界进行了坦诚对话。Haseeb 在一条推文中分享了这段讨论,涵盖了从 AI 在数据分析中的变革性作用到当前空投策略的陷阱等诸多话题。对于处在 meme 代币领域的人来说,这场对话为交易、社群建设和市场效率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有价值的洞见。
AI 在链上数据与交易中的崛起
Svanevik 开场介绍了 Nansen 如何从人工标注地址演进到使用 AI agent 进行深度研究。想象一群 AI “委员会成员”就钱包持有者进行辩论并打出信心水平——他们现在正以这种方式为超过 5 亿个地址贴标签。这项技术不仅加速了分析速度,也将曾被大型机构付费墙封锁的链上洞见普及开来。
对于 meme 代币交易者而言,这意味着散户现在更容易发现像鲸鱼动向或开发者抛售这样的趋势。Haseeb 指出,AI 对普通交易者来说就像一套“钢铁侠战衣”,在像加密这样低效的市场中拉平竞争环境。在一个 meme 币依赖炒作与快速翻转的世界里,AI 可以通过实时分析链上活动,帮助发现被低估的宝石或避免跑路(rug pulls)。
他们设想了一个未来:交易通过语音或聊天进行,AI agent 实时处理诸如“帮我平衡投资组合”之类的指令,甚至自动执行策略。但 Haseeb 也提醒说,人类可能仍会渴望掌控感,把它比作玩游戏——为什么要把所有好玩的部分都交给 AI?在 meme 交易中,氛围与社区情绪常常驱动价格,AI 的效率与人类直觉的结合可能会改变游戏规则。
隐私与透明:一把双刃剑
二人讨论了区块链透明性与用户隐私之间的紧张关系。Svanevik 认为透明性是一个特性而非缺陷——它能让人看到 FTX 的资金外流,即便 SBF 如何辩解,也能揭露那些在拉高后抛售的炒作者。同时,他也承认像零知识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s)这样的隐私解决方案正在出现,以保护敏感交易。
在 meme 代币生态中,匿名性既催生创造力,也助长欺诈,因此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至关重要。像 Nansen 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社区辨别真实的持有者与刷取者,既能建立信任,又不必把所有人身份都曝光。
修复破碎的空投策略
空投作为一种分发方式受到了批评。Svanevik 认为,空投通过付费鼓励用户参与,会稀释对产品真实信号的判断,使得很难衡量真实兴趣。Haseeb 也赞同这一看法,并指出投机型的“农场”玩家会利用简单的判定标准,最终导致快速抛售。
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未来的空投应根据链上行为奖励长期持有者。这样可以把元策略从刷取转向持有,使激励与可持续的社区更一致。对于那些常用空投来引导流动性启动的 meme 项目而言,这种做法可能会降低波动性,并吸引到更有耐心的持有者而非短线翻手者。
他们把这种做法比作 IPO 首日的股价飙升会奖励机构投资者的忠诚——为什么不把同样的逻辑用于零售?像 LayerZero 和 Arbitrum 等项目已经在尝试基于数据的分发方式,这预示着 meme 代币发行可能进入更聪明的时代。
钟摆摆动:从超去中心化到创始人模式
加密的意识形态已经从“所有东西都必须是 DAO”摇摆到在执行层面接受集中化决策。Haseeb 强调了在关键人物如 Vitalik Buterin 的带领下,Ethereum 的复兴,他认为这帮助它从 Solana 手中夺回了市场份额。Svanevik 指出,Solana 的 meme 币热潮并不可持续,但现在其生态正在多样化。
这一转变对 meme 很重要:许多 meme 项目起初非常去中心化,但要想发展壮大往往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讨论暗示,成功的 meme 代币可能需要将社区治理与创始人驱动的创新结合起来以便竞争。
对 Meme 代币和区块链从业者的影响
总结来看,这场小组讨论强调了 AI 与数据工具正让加密更易被广泛访问,可能通过赋能散户推动 meme 代币的采用。但同时,修复空投设计与在去中心化与集中化之间找到平衡,能抑制那些定义 meme 的剧烈波动,促成更成熟的生态系统。
如果你在刷取 meme 代币或正在区块链上构建项目,请关注用于交易优势的 AI agent,并尝试以持有者为导向的分发方式。欲了解更多要点,请查看这条 原始推文 的完整讨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里,这是保持领先的必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