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对 Monad 的坦率批评:它只是另一个注定褪色的被炒作区块链吗?

对 Monad 的坦率批评:它只是另一个注定褪色的被炒作区块链吗?

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新链像雨后蘑菇般涌现,能看到一些不加修饰的诚实声音让人耳目一新。用户 @ashen_one 在回复 @cryptunez 要求对 Monad 做“毫不留情的反馈”时发了一条推特线程,直言不讳地切中了问题要害。如果你关注 meme 代币或更广的区块链趋势,这段讨论突出了人们对那些常常夸口天花乱坠但结果平平的被炒作项目的怀疑态度。

我们来分解一下。Monad 是即将推出的 Layer 1 (L1) 区块链,目标是高性能,声称能达到 1,000 TPS 并且兼容 EVM,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更容易地在上面构建。但据 @ashen_one 所说,很难看出它与最近一批由 VC 支持、发射后代币价格暴跌、TVL(链上被质押或锁定的资产总额)大幅下滑的 L1 和 L2(L2 是建立在像 Ethereum 这样的 L1 之上的扩容方案)有什么本质区别。

该线程指出,即便 Monad 拥有一些突破性技术——比如更强的互操作性或 AI 集成——对普通用户来说也可能无关痛痒。对大多数人而言,它只是另一条可能带来空投(针对早期用户的免费代币分发,经常被快速套利)的链。想想 Berachain 或 Movement:被大肆炒作,但用户一拿到代币就抛售。@ashen_one 甚至点名了推动 Monad 的一些 KOLs,暗示他们其实是为了拿到更大配额再出手。

一个被提出的红旗?Monad 的主推特账号粉丝突破一百万。在加密圈里,这通常意味着存在机器人或虚假互动,尤其是在 TGE(代币生成事件)公告后,像尼日利亚和印度等地区的用户在 Discord 爆满抱怨。发布者估计也许只有 10% 是真实用户,却批评团队仍在为这个数据庆祝。这种感觉像极了拉高出货(pump-and-dump),而且由诸如配额卡片之类的精妙营销手法所强化。

但该帖也给了应有的肯定:@ashen_one 承认 Monad 的营销一流,他们也组建了一支独立的强力团队。如果新一代 L1 会出现赢家,Monad 可能有机会。但核心问题依旧——既然像 Solana 这样的已建链以速度和低费著称,为什么还要去另起炉灶?

在后续推文中,@ashen_one 把 Monad 与一些真正成功的例子做了对比,比如 Abstract Chain(一个面向链上流媒体和创作者工具的平台,很契合 Zoomer 文化)和 Sui(适合 BTC‑Fi、空投刷取和低费的 EVM 构建)。这些项目拥有真实的用户和能经受住初期炒作的用例。例如,如果你是想做链上直播的创作者,Abstract 很合适——当然你也可以在 Solana 的 Pump.fun 上做 meme 代币发射,但用例的契合度不同。

线程以尊重的语气收尾:并非希望项目失败,而是给出诚恳的意见。当 @cryptunez 问技术是否重要时,@ashen_one 回答说技术本应重要,但市场似乎并不在乎——像 Movement 和 Berachain 这类宣称革命性技术却折戟的案例就证明了这一点。

对 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种批评提醒了生态系统更广泛的陷阱。meme 币常靠炒作和社区驱动生存,正如这些区块链项目一样。但没有真正的实用性或差异化,它们有沦为“鬼城”的风险。如果你在刷空投或盯着 Monad 可能的空投,务必衡量风险——大量抛售代币可能扼杀项目的持续动力。

想了解更多?在 X 上查看完整线程 here。在满是打手的圈子里,像这样的声音有助于让讨论回到实事求是。你怎么看——是跟风上车,还是坚决回避?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