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创作者在加密领域如何真正变现:Ryan Connor 对挑战 Zora 框架的见解

创作者在加密领域如何真正变现:Ryan Connor 对挑战 Zora 框架的见解

在节奏飞快的加密世界里,meme tokens 随社交媒体热度涨落,理解创作者到底如何赚钱至关重要。最近在 X 上的一场讨论由 X 的产品负责人、资深科技人士 Nikita Bier 引发,进一步照亮了这个话题。Bier 的原帖 建议有抱负的影响者通过每天分享见解来建立专业力,而不是追逐通过 creator revenue shares 或 meme coins 的速成收益。这是在倡导内容创作上的长线玩法。

Blockworks 的研究负责人 Ryan Connor 在一条犀利的回复 中切中了加密创作者经济中的一些常见叙事。他认为像 Zora 这样的流行 NFT 协议(用于铸造和出售数字艺术)以及诸如 Chris Dixon(《Read Write Own》一书的作者,主张区块链赋能创作者)等人的一些表述遗漏了一个关键点:现实中,创作者并不只是从内容中直接拿到付款,他们更多是通过间接方式变现。

想想看:顶级创作者会把最好的内容免费放出——长帖、视频、meme——以此积累受众。然后他们通过副业变现,比如品牌周边、演讲、代言,甚至发起自己的项目。在 meme token 领域,这一点尤其明显。创作者可能通过在 X 上的病毒式帖子为新 token 造势,吸引一群愿意买入的社区成员。真正的收益往往来自于持有部分 token 发行量或社区捐赠,而不一定是平台分成。

Connor 指出,传统应用“拿走 100% 利润”这一说法具有误导性。如果创作者拿不到合理回报,他们就不会留下来。看看那些成功的 meme token 发售:创作者之所以持续产出内容,是因为间接回报——社会资本、合作机会,当然有时还有巨额的 token 增值——让这一切变得值得。回复区也反映了这一点,比如 Time.fun 的 Kawz 就表示,重点应该是让粉丝参与到创作者的成功中,而不是执着于直接分成。

对于深入 meme token 的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一视角极具改变游戏规则的意义。与其纠结于承诺直接变现的协议(这些协议常常伴随高 gas 费和复杂性),不如先打造你的个人品牌。分享那些关于 token 机制、市场趋势,甚至 meme 文化面的意外见解。正如 Bier 所建议的,随着时间推移,你会成为被信赖的专家,从而为项目代言或凭借已有粉丝基础发行自己的 meme coin 打开门路。

这场讨论也说明了为什么像 X 这样的平台正在成为加密叙事的中心。对持续且有价值内容的算法加持,使得扩大受众比以往更容易,不必完全依赖 meme coin 的拉盘。但请记住,加密领域没有任何保证——在入场前务必 DYOR(务必自行研究)。

如果你正在 meme 领域构建项目,学习这些从业者的一些做法:把注意力放在创造价值上,变现自然会跟随,而且往往以你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