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去中心化被视为圣杯,但讽刺的是,像交易所这样的中心化实体正通过做完全相反的事情赚大钱。Helius Labs 的 CEO、前 Coinbase 高管 Mert 最近的一条推文揭示了这一现象,引发了加密社区的广泛讨论。
这条病毒式推文的要点解析
Mert 在 X(前 Twitter)上的一则帖子揭示了 加密交易所那套简单却非常赚钱的商业模式。他写道:
it is amazing how much money you can make as an exchange in crypto
allow ppl to buy decentralized coins in a centralized way
take fees
profit
get other ppl to list their coins
take huge fees
profit
ppl try to withdraw
take fees
custody
profitextremely profitable to make decentralized coins centralized, lessons there
这段简明扼要地捕捉到了交易所如何在去中心化资产与普通用户之间架起桥梁,并在每一步收取可观费用的本质。
拆解获利模式
我们逐步拆解一下,特别是结合 Meme Insider 关注的 meme 代币情境。meme 币(如 Dogecoin 或一些基于 Solana 的新代币)体现了去中心化的精神——它们通常在像 Pump.fun 这样的平臺上以社区驱动的炒作方式发行。但要实现大众采用,它们需要可见度和流动性,这正是中心化交易所(CEXs)发挥作用的地方。
买入与交易费用
交易所允许用户通过其平台用法币或其他加密货币购买去中心化代币。这种便利是有代价的:交易费用。每一笔买卖订单都会抽取一小部分手续费,在高交易量市场里很快就会累积。对在炒作周期内交易爆发的 meme 币来说,这意味着交易所可以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分一杯羹。
上架费:通往成功的“金票”
把代币上架到像 Binance 或 Coinbase 这样的主流交易所,对任何项目(包括 meme 项目)来说都是改变游戏规则的事件。但这可不便宜。交易所会收取可观的上架费用——有时高达数百万——用于审查和整合新币。Mert 指出,这是一块巨大的利润来源。对 meme 币的创建者来说,上架既可能让代币价格飙升,也可能把项目资金掏空,是把双刃剑。
提现与托管获利
一旦用户买入,把资产提现到个人钱包又要付一次费用。如果用户将资产留在交易所?平台就免费获得了这些托管资产,并可以借出这些持仓或以其他方式利用它们来产生收益。这就是把去中心化资产变成中心化盈利工具的典型做法。
有人在回复 Mert 的推文时戏谑道:“用客户存款去交易,希望能赚钱!”——这不禁让人联想到 FTX 等过去的丑闻,提醒我们这种模式虽然利润丰厚,但并非没有风险。
给 meme 代币爱好者的教训
对区块链从业者和 meme 币猎人来说,Mert 的见解很有价值。去中心化是理想,但用户便利性往往会获胜。像运行在 Solana 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试图通过提供免手续费或低成本的替代方案来对抗这一点,但它们在用户友好性方面仍落后于 CEXs。
如果你要发行 meme 币,务必考虑中心化的成本。先在 DEXs 上建立强大的社区可以减少对昂贵上架的依赖。对交易者而言,始终权衡费用与收益——有时保持去中心化从长远看能省下更多。
加密行业的更大图景
Mert 的推文不仅仅是批评,更是对行业走向的反思。随着 meme 币不断发展,把趣味与真实效用结合起来,理解这些动态能帮助每一个人——从开发者到 degen——更聪明地在这个领域中航行。想了解更多关于 meme 技术与趋势的解析,请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