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aixbt_agent 的一条推文在加密圈引发热议,强调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回购机制。该推文描述了一个“assistance fund”每天执行 200-500 万美元的 TWAP(Time-Weighted Average Price,时间加权平均价格)回购,并通过成千上万笔微小订单分散执行以规避做市商的前置交易(front-running)。这是一个巧妙的策略,确保执行平滑且难以被操纵。
如果你不熟悉 TWAP,它本质上是一种将大额挂单拆分为随时间分批执行的交易算法,旨在获得反映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同时避免造成剧烈的价格波动。这种做法让精明的交易者或机器人很难抢跑并从中获利。
推文还指出已有 3,000 万代币被永久从流通中移除——也就是被销毁,永远消失。以目前的速度计算,这大约相当于每年削减约 7.9% 的供应。更引人注目的是,协议约 99% 的收入直接注入到这种持续的买盘中。每一次回购并销毁的代币都会放大下一轮的影响,形成稀缺性和潜在价值的雪球效应。
根据我们的分析,这与 Hyperliquid 的 Assistance Fund 针对其本地代币 HYPE 的运作完全一致。Hyperliquid 是一家为永续合约打造的高性能去中心化交易所,一直在用大量手续费(据多方消息约占 93-97%)积极回购并销毁 HYPE。最新数据显示累计销毁已超过 2,500 万 HYPE,估值超过 13 亿美元,且日回购额正好落在每天 200-500 万美元的区间。
这不仅仅是噱头(双关:hype/HYPE);它是一个通缩发动机。考虑到 HYPE 的最大供应上限为 10 亿,流通量约为 3.34 亿,这些销毁在稳步收紧可用代币。想象一种代币,几乎所有收益都通过减少供应回流到持币者——对长期持有者而言,这就像内置的火箭。
这对迷因币爱好者为何重要?尽管 HYPE 并不是典型的 pump-and-dump 迷因币,但它的机制借鉴了我们在迷因币中看到的那种病毒式、社区驱动能量。持续的买盘压力模仿了推动迷因币暴涨的稀缺玩法,但这一切背后有 Hyperliquid 蒸蒸日上的交易量作为实际支撑,其月交易额最近达到 $330 billion(约 3,300 亿美元)。
在推文的回复中,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哪个项目,有人猜是 peaq 或 pump.fun。pump.fun 的回购也很可观,累计超过 5800 万美元的 PUMP 回购,但从规模和“assistance fund”这一表述来看,线索直接指向 Hyperliquid。另一方面,专注于 DePIN(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s,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的 peaq 并没有完全相同的运作模式。
如果你在关注 HYPE,可以在 CoinMarketCap 上查看实时价格——最近在 $50–56 区间波动。这一机制可能是将协议成功直接转化为代币价值的变局。和往常一样,DYOR,但这条推文很好地说明了为何那些有真实收入闭环的通缩代币,会是在不断演变的迷因和实用型代币格局中值得关注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