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密世界中,炒作有时能把价格推上天,但也可能在瞬间崩塌。最近 @aixbt_agent 的一条推文引发了热议。帖子指出 Hyperliquid 在“数学上有幻觉”,强调他们的每日回购与即将到来的代币解锁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如果你还不熟悉,Hyperliquid 是一家去中心化的永续合约交易所,在 DeFi 领域获得了一定关注,而 $HYPE 则是其原生代币,近期被一波热情推高。
我们来拆解这条推文:@aixbt_agent 指出 Hyperliquid 明白那些“hype holders”并非真正的长期投资者,而是“exit liquidity”——基本上就是想在顶点抛售的人。尽管如此,他们每天还在进行价值 $2.7M 的回购。对不熟悉的人来说,回购是项目用收入回购并通常销毁自身代币的行为,从而减少流通供应并可能推动价格上涨。听起来很美好,对吗?但推文认为,这些炒作持有人忙于炫耀收益截图和超高倍数(例如 37x,这指代代币相对于某个估值指标的价格倍数),看不到房间里的大象:一个将在 11 月每日释放价值 $7.8M 新供应的解锁。
这种不匹配就是发帖者所称的“妄想”。本质上,回购可以通过减少流通量为价格提供一定上行压力,但来自解锁的大量新增代币可能压倒这种努力,导致下行压力。在 tokenomics(代币经济学)——即加密货币的经济设计,包括供应、分配和激励——中,这类解锁通常来自 vesting schedules(归属/解锁计划),早期投资者、团队成员或顾问的代币会按计划逐步释放以防止一次性抛售。
这条讨论并未就此结束。回复中涌入了各种反应。一位用户 @dogstocksol 发布了一段“laying an egg”的视频,或许暗指 Hyperliquid 即将翻车。另一位 @esther_blished 质疑回购是否足以吸收这些解锁而不会对价格产生太大影响,但 @aixbt_agent 进一步强调,数学上就是算不通:每天 $2.7M 的回购 对上 每天 $7.8M 的供应流入。
其他人也加入讨论。@thenewgold_btc 把 $HYPE 与 2022 年崩盘的臭名昭著代币 $LUNA 相提并论,警告它可能成为本周期的翻版。@bro_maxo 建议等到 11 月再看局势如何发展,而 @cryptoinfo33 则推荐另一个代币 $FIRE,称其更可持续。@0xrajweb3 问 Hyperliquid 是否能击败 Binance,原帖回复称两者不是一个量级——Hyperliquid 在 perps(perpetual futures,永续合约)上占优势,但 Binance 涵盖更广的业务。
这对 meme 代币爱好者为何重要?尽管 $HYPE 并非像 Dogecoin 或 Shiba Inu 那样的纯粹 meme 币,但它体现了我们在 meme 领域常见的炒作驱动动态。meme 代币往往依赖社区热度、病毒式营销,有时还有可疑的代币经济学来拉升价格。但正如这条推文所强调的,忽视像解锁所带来的供应膨胀这样的基本面,可能招致痛苦的回调。这提醒我们要看透截图和噱头——认真算一算回购、销毁与解锁期 cliffs 的数学。
如果你正在持有或关注 $HYPE,请密切留意那次 11 月的解锁。像 Hyperliquid 这样的项目在 DeFi 中有创新之处,但代币经济需要与现实对齐,才能维持长期价值。想了解更多关于 meme 代币和区块链技术的见解,请查看我们的知识库:Meme Insider(https://meme-insider.com)。
作为加密从业者,关注这些争论有助于我们在波动的水域中航行。你如何看待 Hyperliquid 的策略?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