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区块链世界,传统金融(TradFi)的大玩家正采取大动作。近日,金融科技巨头 Stripe 和 Circle 接连抛出重磅公告,宣布推出各自的 Layer 1(L1)区块链。Stripe 的 Tempo 和 Circle 的 Arc 都旨在优化支付和稳定币操作,但这些举动也引发了关于中心化以及在已然拥挤的生态中是否还需要更多链条的讨论。
这一话题引起了 The Rollup 播客的注意,节目主持人与 Ondo Finance 的首席战略官 Ian De Bode 深入探讨了这一议题。Ondo 是现实世界资产(RWA)领域的领先平台,将美国国债等资产代币化,把真实世界的价值带到链上。在 X(前身为 Twitter)上分享的一段剪辑中,De Bode 对这些发展发表了直言不讳的看法。下面来拆解一下他的观点。
背景:Stripe 与 Circle 的 L1 布局
对于不熟悉该术语的读者,Layer 1 区块链是网络的底层,比如 Ethereum 或 Solana,负责共识、安全和数据可用性等核心功能。以支付处理闻名的 Stripe 正在构建 Tempo——一条面向无缝金融交易的高性能链。与此同时,稳定币发行方 Circle 推出了 Arc,专为稳定币支付、外汇(FX)和资本市场应用量身定制。
这些公告发布之际,RWA 采用正在激增,传统资产如债券和房地产正被代币化以提高流动性和可访问性。根据近期报告,代币化的 RWA 市场已膨胀到 250 亿美元以上,BlackRock 等机构居于前列。但既有链条已经存在,为什么这些公司还需要自己的 L1 呢?
De Bode 的看法:聚焦控制与目标
在 来自 The Rollup 的推文 中,De Bode 直言不讳。他指出,像 Stripe 和 Circle 这样的公司“至少偏好某种程度的控制”。这说得通——传统金融公司习惯在受监管的环境中主导决策,不像许多加密网络那样是狂野且去许可的。
他质疑新 L1 的必要性:“你真的需要另一个 L1 吗?这实际上取决于你想用那个特定的 L1 完成什么。”如果目标是对支付进行极致优化或执行合规密集型操作,定制链可能适合。然而 De Bode 也降低了预期:“我不指望大型 TradFi 的 L1 成为最去许可的链。”去许可性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在没有门槛的情况下参与,这是加密的核心精神,而这可能与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发生冲突。
这一观点与业界的反弹相呼应。批评者认为,专有链可能进一步分裂生态,增加互操作性的难度。反过来,专业化的 L1 也可能通过连接 TradFi 与 DeFi(去中心化金融)来加速主流采用。
对 RWA 和更广泛加密生态的影响
在 Ondo Finance,De Bode 的团队走在 RWA 创新的前沿,推出了诸如代币化国债等产品,挑战传统稳定币。这些新 L1 可能通过为代币化提供定制化基础设施来推动 RWA 的增长。例如,Circle 的 Arc 可能会助推 USDC 在资本市场中的使用,而 Stripe 的 Tempo 可以简化跨境支付流程。
那梗币(meme tokens)呢?虽然 RWA 比像 Dogecoin 或 PEPE 这样的病毒式梗币看起来“更严肃”,但两者并非完全无交集。梗社区常常在代币化上做实验,更好的 L1 可能会让推出和交易以梗为灵感的 RWA 更加容易——想象把梗代币与真实资产挂钩。此外,随着区块链技术成熟,梗项目也可能利用这些链来获得更好的扩展性,从而将娱乐与金融融合。
业界声音也呼应了 De Bode 的谨慎态度。一些报告指出,尽管稳定币支付已增至每月 63 亿美元(为之前的三倍),但对控制权的追求可能会阻碍真正的去中心化。不过,Circle 即便在亏损的情况下仍报告了强劲的收入增长,这些动作仍然表明他们对加密未来充满信心。
总结:对创新的平衡看法
De Bode 的见解提醒我们,并非所有的 L1 都相同。随着 TradFi 更深入地介入区块链,控制与开放之间的张力将塑造未来格局。对于区块链从业者而言,这是一个在向巨头学习的同时,推动去许可创新的机会。
如果你对 RWA 感兴趣,或想了解金融科技如何重塑加密,去看看 The Rollup 全集会有更深入的内容。你怎么看——我们还需要更多的 L1,还是已经过多?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