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走进 InterLink:揭示那条通过人工验证、正在革新加密身份的区块链

走进 InterLink:揭示那条通过人工验证、正在革新加密身份的区块链

最近,BSC News 在 X 上发布了一篇深度分析,把 InterLink 称为一个在区块链世界中极具潜力的热门加密项目。如果你关注 meme 代币或只是对前沿加密技术好奇,这个项目值得一看。InterLink 不是那种典型的快进快出 meme 币;它正在为一个“Human Network”(真人网络)构建严肃的基础,让真实的人——而不是机器人——来主导生态。下面我们用通俗的语言来拆解它,即便你是区块链新手也能跟得上。

InterLink 有何独特之处?

核心问题是:InterLink 解决了加密领域的一个大问题——虚假账户和 sybil 攻击。把 sybil 攻击想象成一个人冒充多人,搞乱空投或 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投票等机制。InterLink 用面部扫描和活体检测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类技术会通过让你眨眼或微笑等动作来确认你是真实的活人。

一旦验证通过,你就成为一个 “Human Node”(真人节点)。没有个人数据会写入区块链;它的重点是证明你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不侵犯隐私。该项目已拥有超过 250 万经验证用户,并从像 Google for Startups 这样的机构筹集了 2000 万美元。这对于一个目标是未来某天达成十亿用户的项目来说,是相当强劲的背书。

背后的技术

InterLink 使用生物识别技术(即基于人体的识别,如面部识别),并由 AI 提供驱动。它们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s)和视觉 Transformer(ViTs)来实现高精度的扫描。为保障隐私,你的数据会被加密、哈希,并利用零知识证明(ZKPs),使你能在不泄露细节的情况下证明某些事情。

隐私在这里非常重要。他们遵循像 GDPR 这样的法规,并使用差分隐私等技术来保护信息。此外,与传统的耗能挖矿相比,这种方式更节能,奖励的是参与度而不是高耗能计算资源。

赚取与使用代币:双代币结构

InterLink 运行着两种代币:$ITL 和 $ITLG。$ITL 总量为 100 亿,主要用于网络增长;而 $ITLG(总量 1000 亿)则用于奖励经验证的人,例如作为 Human Node 的“挖矿”或为 AI 训练做贡献。

所谓的“挖矿”并不是用 GPU 去挖,而是基于 proof-of-personhood。保持活跃就能赚代币;若变得不活跃,可能会通过销毁机制失去一部分代币。持有 $ITLG 的用户只需持有就能赚取 $ITL,同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兑换通道以保持平衡。这样的设置支持像 wallets、exchanges,甚至 QR 码支付等 DeFi 功能。

其愿景还与由 AI 资助的普遍基本收入(UBI)相关——听上去很未来主义,但本质是在一个无机器人经济体中实现公平回报。

InterLink 应用与生态系统

下载应用,完成一次验证,然后就能开始使用。它管理你的身份、代币和游戏、社交或金融等领域的迷你应用(mini-apps)。开发者可以使用 MDK(Mini-App Development Kit)轻松构建这些迷你应用,无需门槛或中间人。对于没有高端摄像头的人,还有像 HumanPad 这样的硬件选项。

与 Google 和 AWS 的合作正在增强他们的技术能力,他们还为 AI 项目提供资助。目标是打造一个人们可以安全协作、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路线图:从现在走向全球化

InterLink 的五年计划雄心勃勃。2025 年,他们将推出区块链核心、SDK 以及代币上架等核心要素,目标是达到 1000 万用户。到 2026 年,预计会出现 AI 代理和开发者社区。到 2027 年及以后,他们的目标是实现十亿用户,成为迷你应用和验证的首选平台。

最近的成就包括社区活动和验证用户数量的里程碑。但要在全球范围内扩展生物识别技术仍是巨大挑战,尤其是在那些技术覆盖不足的地区。

潜在风险与更广泛的图景

没有项目是完美的。即便采用了顶级隐私技术,生物识别数据仍可能成为黑客的目标。隐私法规方面的监管障碍也可能减慢发展节奏。而且尽管声音很热,币圈市场高度波动——记得要自行做研究(DYOR)。

话虽如此,InterLink 仍有可能通过让 Web3 更加公平、更以人为本来带来改变。如果你因为机器人破坏空投或 DAO 投票感到受挫,这可能就是解决方案。可以查看 BSC News 的原推文 获取更多讨论,持续关注 InterLink 的发展。在充满变化的加密世界中,这类项目能在 meme 与实际应用之间搭起桥梁。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