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InfoFi 是否辜负了真正的写作者?2025 年的激烈争论

InfoFi 是否辜负了真正的写作者?2025 年的激烈争论

一群鬣狗在草地上啃食尸体

如果你最近一直在刷 X,可能会看到由 hitesh.eth (@hmalviya9) 发起的一条火热讨论,引发了加密社区的广泛关注。这条于 2025 年 8 月 8 日发布的帖子,配以一张鬣狗撕咬尸体的震撼图片,借此隐喻批评 InfoFi——一种将数据和注意力转化为代币化资产的新型 Web3 模式的现状。但这里真正的争议点在哪里?让我们深入探讨,解读为何该话题激起如此强烈反响。

核心抱怨:InfoFi 与真实写作者的挣扎

hitesh 的帖子以一句大胆的宣言开场:InfoFi “现在正在被糟蹋”。他的主要不满在于,系统奖励的是“脚本小子”(利用 AI 大量产出肤浅内容的人),而忽视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写作者,这些人在加密推特(CT)圈外挣不到 5,000 美元。他认为,这些写作者早在 AI 成为写作捷径之前,就已将写作视为毕生事业。

这种挫败感显而易见。hitesh 认为 InfoFi 目前的机制降低了内容质量,驱散了那些拒绝为了快速奖励而妥协艺术的热情写作者。他甚至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利用 zkTLS(一种保护隐私的协议)来关联工作证明,构建一个由真实且有才华写作者组成的池子,从而提升生态质量。

反驳观点:权益感与演进

这条推文迅速引来回应,用户如 Deebs DeFihrithik ⚡️ 展开反击。Deebs 承认“tweet to earn”模式催生了“AI 低质内容”,但认为没人理应获得奖励——即使是高质量写作者也不例外。Hrithik 补充称,真正有实力的写作者应能从噪音中脱颖而出,并暗示与 InfoFi 相关的平台 Kaito 正在进行更新以解决这些问题。

其他用户如 Gulshanhk 认为 InfoFi 有潜力,但归咎于腐败运营导致弊端,预测未来会有品牌重塑。与此同时,Haezl 则持哲学态度,称写作是一种“sadhna”(灵修实践),暗示真正的写作者若为奖励而牺牲诚信,便不是真正的写作者。

InfoFi 究竟是什么?

对于不熟悉该词的人,InfoFi(信息金融)是一项 Web3 创新,它将数据和注意力进行代币化,创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信息市场。可以理解为,通过贡献内容或参与类似 X 这样的平台来赚取加密奖励。其基于区块链技术,常借助加密预言机等工具确保透明度。但正如 hitesh.eth 指出,现阶段的实现更偏向数量而非质量,使经验丰富的写作者被边缘化。

鬣狗隐喻:行动的号召

鬣狗啃食的画面不仅吸引眼球,更是一种强烈的象征。hitesh 意指 InfoFi 是一场盛宴,机会主义的 AI 用户正疯狂抢夺奖励,而真正的“猎物”(才华横溢的写作者)却苦苦挣扎。这是一记警钟,呼吁加密社区重新思考激励机制,支持那些为生态注入深度与真实的人。

InfoFi 与写作者的未来走向?

争论尚未尘埃落定。随着 Kaito 推出更新——可能包括“智能粉丝”和“yaps”(高质量互动指标)等新标准——人们对转变抱有期待。但如 hitesh.eth 等人所言,系统需进行根本性改革,优先保障实力而非噱头。对写作者而言,这或许意味着构建平行路径,通过 DAO 或独立平台重新夺回价值。

如果你是区块链从业者或 meme 代币爱好者,这场讨论值得关注。在 Meme Insider,我们持续追踪这些趋势如何塑造加密生态。你怎么看——InfoFi 应该如何进化以保护写作艺术?还是说这只是一个不断成长生态系统中的自然混乱?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