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创新与投机并存,很容易被炒作带偏。但偶尔会有一条推文戳破噪音,提醒我们保持警惕。Hitesh Malviya(在 X 上的用户名 @hmalviya9)就发过这样一句话:“‘beware of geeks bearing grifts’ 对那些标榜支持加密但内心毫无尊重的常春藤来说非常适用,他们关心的只有最大化 VC/散户掠夺。”
如果你对这句话有点疑惑,我们来把它拆开讲讲。这是对古语 “beware of Greeks bearing gifts”(当心带礼物的希腊人)的巧妙改编,原意是警惕看似慷慨背后的潜在危险。这里的 “geeks bearing grifts” 指的是加密领域里的技术型骗子或机会主义者。Malviya 指的是来自名校(如哈佛、耶鲁等)的那些人——他们口口声声支持加密,但实际上只是为了赚钱而已。
核心问题:毫无尊重,只顾掠夺
Malviya 所说的正是加密社群常见的不满:精英进入这个领域不是为了建设或创新,而是来掠夺价值。“Max VC/Retail Extraction” 指的是尽可能地从为项目提供资金的风险投资(VC)和散户投资者——也就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身上榨取利润。
在加密世界里,VC 往往能通过私募以折扣价提前拿到代币。项目公开发行时,他们抛售手中代币获利,常常导致价格暴跌,留下散户接盘。这种循环在被过度炒作的项目中尤为常见,团队拿名校背景来建立信任、吸引资金,却不一定有实质贡献。
这条推文之所以引起共鸣,是因为它揭露了虚伪:这些“亲加密”的常春藤精英大谈去中心化和金融自由,但行动上却对区块链精神毫无敬意。他们把加密当成一个高赌注的赌场,而庄家(他们)总能赢。
回复也在呼应这种情绪
推文下的回复放大了这种观点。一位用户称“常春藤转向加密”的行为简直“尴尬”(cringe),暗示这是个不真诚的转变。另一位则直接说“大多数人只是来掠夺”,强调了利益高于进步的事实。甚至还有国际声音参与——一位俄语用户提醒我们“闪光的不全是金子”,一条中文回复则敦促这些精英“放下傲慢,真正理解加密精神”。
显然,这并非孤立意见,而是全球加密社群普遍的挫败感。
这对 Meme 代币意味着什么
在 Meme Insider,我们关注的是 meme 代币——那种由社区驱动、常常颠覆传统金融话语的有趣一面。像 Dogecoin 或者在 Solana 上涌现的新币,往往靠草根支持、公平发售以及没有 VC 介入来繁荣。这和 Malviya 批评的 VC 密集型项目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 meme 代币的世界里,掠夺策略会迅速破坏社区氛围。一旦项目被 VC 资金塞满,常会出现流动性被锁定或内部人士抛售的情况,导致信任崩塌。Malviya 的警告对 meme 爱好者来说就是一记行动号召:支持那些与加密核心价值观一致的项目——透明、以社区为先,而不是供精英掠夺的温床。
如果你要参与 meme 代币,留意一些危险信号:过多的 VC 背书、团队吹嘘常春藤名校背景却没有实质贡献等。相反,应优先考虑社区活跃、开发透明、没有为内部人士预挖(pre-mined)份额的代币。
在加密丛林中保持警惕
加密在在民主化金融,但它并非没有陷阱。像 Malviya 这样的推文是及时的提醒,让我们审视炒作背后的动机。无论你是老牌交易员还是刚入门的 meme 代币爱好者,务必做好尽职调查。查看原始推文 here 并参与讨论。
随着区块链的发展,让我们推动一个以创新压倒掠夺的生态。毕竟,加密的真正力量在于赋能多数人,而不是让少数人致富。你怎么看常春藤在加密领域的影响?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