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Kalshi 在交易量上超越 Polymarket:Crypto Twitter 心智份额与 KOL 合作的作用

Kalshi 在交易量上超越 Polymarket:Crypto Twitter 心智份额与 KOL 合作的作用

在快速变化的预测市场世界里,从选举到加密趋势的各类押注都有可能带来巨额回报。Kalshi 和 Polymarket 这两家平台一直在争夺霸主地位。Graeme(@gkisokay)在 X 上的一条线程拆解了这场竞争,强调 Kalshi 如何通过掌握 Crypto Twitter(CT)的心智份额在交易量上实现超越。让我们看看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何这对区块链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是个改变游戏规则的信号。

预测市场动态的转变

预测市场允许用户对现实世界的结果下注,实质上通过经济激励来进行群体预测。长期以来被视为重量级选手的 Polymarket 注重构建深度流动性和机构关系。但 Kalshi 则另辟蹊径,把 CT 变成了他们的秘密武器。

根据该线程,Kalshi 的策略在聘请像 @j0hnwang 这样的影响者并与 @beast_ico 等顶级 KOL 合作后进入了高速运转期。这不仅仅是背书——而是打造病毒式营销的飞轮效应。通过与 CT 人物结盟,Kalshi 建立了叙事动能和文化热度,这直接转化为用户增长和交易活动。

首次出现的是,Kalshi 的周名义交易量超过了 Polymarket,并持续领先了六周。在一个“交易量为王”的市场里,这绝非小事。

显示 Polymarket 与 Kalshi 市场交易量、心智份额以及翻转点的图表

衡量心智份额:增长指数解析

在 Graeme 的分析中真正突出的,是“心智份额增长指数”(Mindshare Growth Index)。这不是标准的声音占比度量;它关注的是速度——注意力随时间复利增长的速率。线程中的图表将自 2024 年初以来两家平台的周交易量(柱状图)与心智份额曲线并列比较。

Polymarket 仍然占据总体注意力的较大份额,但 Kalshi 的指数自第三季度起急速上扬。这种心智份额的指数式增长与其交易量的飙升相互映射,表明社交热度不仅仅是噱头——它是流动性的实质驱动因素。简单来说,CT 上谈论 Kalshi 的人越多,进入市场的交易者就越多,进而形成自我强化的循环。

Polymarket 的反制:机构力量

Polymarket 并未坐视不管。他们通过签约像 @waleswoosh 和 @LilMoonLambo 这样的 CT 大号进行回应,并正筹备与 X(前 Twitter)的官方合作以扩大分发渠道。但他们真正的优势在于资本和规模。

线程还提及了来自 Wall Street Journal 的爆料(尽管具体内容未附链接,文中引用称 NYSE 的所有者 ICE 正考虑以 90 亿美元估值向 Polymarket 注入 20 亿美元)。这种机构背书传递出合法性信号,将 Polymarket 定位为面向大众采纳和深厚资金池的首选平台。

两种策略的对比:注意力 vs. 资本

归根结底,这场较量可归为两套打法:

  • Kalshi 的策略:以 meme 驱动的心智份额通过 CT 引导增长,用病毒式叙事吸引散户交易者。
  • Polymarket 的策略:以机构合法性构建深度流动性,为广泛采用铺路。

Graeme 一针见血地指出:胜者将是把流动性、注意力和分发能力融合为一体的那一方。在注意力经济里,区块链遇上社交媒体,这种融合可能重新定义我们对信息和文化的价值评估方式。

这对 Meme 代币和区块链爱好者意味着什么

虽然预测市场并不完全等同于 meme 代币,但两者的相似性显而易见。meme coin 的兴起依赖社区炒作和社交动量——与 Kalshi 的 CT 策略如出一辙。如果你在构建或交易 meme 领域,观察平台如何利用影响者可能会启发你的下一步策略。此外,像 Kaito AICookie.fun 这样的工具(如免责声明中所述)提供数据洞察,保持数据驱动尤为关键。

该线程也引发了不少有趣回复,从关于流动性作用的争论到对病毒性峰值之外可持续资金流的质疑。它提醒我们,在加密世界里叙事演变迅速,适应能力决定胜负。

如果你对预测市场感兴趣,可以直接去看看 Kalshi 或 Polymarket,亲眼观察当前态势。记住,始终要 DYOR——这不是财务建议,只是对不断演进的区块链格局的一次观察。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