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新想法层出不穷,行业资深人士如 Mike Ippolito 分享他们不断演变的观点,显得格外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不熟悉,Mike 是加密圈的知名声音,Blockworks 的联合创始人,也是经验丰富的分析师。最近,他在 X(前 Twitter)发布了一条发人深省的推文,引发了关于 rollup 架构及其在去中心化应用未来,尤其是疯狂的 meme 代币世界中作用的热议。
Mike 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完全接受”了 rollups。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rollups 是一种 Layer 2 扩容方案,通过将交易从主链(如以太坊)移至链外打包处理,实现更快更便宜的交易,同时依赖底层链的安全性。可以把它看作是外包繁重的计算工作,让你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
他认为,像 Robinhood 这样拥有庞大分发渠道的大玩家,可能会自己开发链。但对 98% 的企业来说,运行完整区块链并不是核心业务。为什么要纠结于共识机制和数据可用性(DA)的细节,而不是直接接入以太坊、Celestia 或 Arbitrum 这些成熟架构?这完全是为了避免额外成本和干扰。正如 Mike 所说,如果你在构建链上社交平台或零售券商,基础设施的麻烦绝不是你想要的竞争点。
这恰好契合了一个经典的商业框架:核心业务 vs. 背景业务。Mike 在推文后援引了 Box CEO Aaron Levie 的话,他解释了这个概念,虽然是在 AI 领域,但他指出同样适用于加密。核心业务是让你与众不同并赢得客户的活动——比如打造病毒式传播的 meme 故事或社区驱动的代币经济学。背景业务则是必需但不具差异化的部分,比如后端基础设施。搞砸了会出大问题,但亲自搞好也只是白费力气,没太多额外回报。
这张图来自 Geoffrey A. Moore 的著作 Dealing with Darwin(Levie 的帖子中分享),完美地说明了这一点:高风险、任务关键的工作如果能推动差异化就应作为核心,否则应外包以减少麻烦。
Mike 预测未来几年会有一波企业尝试定制链,随后又回归 rollups。这是个务实的观点——既然 Rollup-as-a-Service(RaaS)工具让在现有生态系统中部署变得轻松,何必背负运营负担呢?
现在,让我们把这个趋势和 meme 代币联系起来,因为这正是 Meme Insider 的关注点。meme 币依赖速度、低费用和社区热度,而不是定制区块链技术。像 Dogecoin 或 Solana 上的新兴爆款项目表明,开发者成功的关键是病毒式传播和用户参与,而非基础设施。Rollups 可能成为加速器:试想在以太坊的 L2 解决方案如 Arbitrum 上发行 meme 代币,交易手续费只有几分钱,且扩容能力内置。无需构建自己的链,只需借助以太坊的安全和流动性,同时降低了 24/7 交易的成本。
这一转变可能进一步降低 meme 代币创建门槛。小团队或独立创作者不会浪费时间在节点管理或 DA 层,而是会利用 Celestia 的模块化方案实现廉价数据存储,或使用 Arbitrum 的 optimistic rollups 实现快速执行。结果是代币经济学、与 meme 相关的 NFT 以及融合幽默与实用的链上游戏将迎来更多创新。
当然,Mike 的帖子也引发了争议。以太坊教育者 Anthony Sassano(@sassal0x)质疑他之前力推 Celestia,如今 ETH 价格上涨才转而看好 rollups。像 @antiprosynth 这样的人则嘲笑时机,而 @cypheronin 质疑他看好 Celestia 时为什么没先买入 rollups。甚至 @iamDCinvestor 也加入讨论,指出 L2 作为服务很快将为机构量身定制。
撇开质疑,这场讨论展示了行业的成熟。作为区块链从业者,我们看到围绕高效架构的整合趋势,这对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利。对于 meme 代币爱好者而言,这意味着更低的入门门槛和更多专注于 meme 精髓的空间:文化、拉盘和社区。
如果你正在开发或交易 meme 代币,密切关注 rollup 生态系统吧——它们可能就是下一个爆款的起跳台。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或者在 X 上联系我们。
相关阅读
- 理解 Rollups:Layer 2 扩容新手指南 (备注:如有实际内部链接请替换)
- 2025 年以太坊 L2 上的热门 Meme 代币
- Celestia 与以太坊:模块化区块链对比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