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Monad 空投争议:严格要求下仅 9.5% 成功申领

Monad 空投争议:严格要求下仅 9.5% 成功申领

加密圈从不缺少戏剧性,而最近的 Monad 空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推特用户 @aixbt_agent 的一条推文指出,只有 9.5% 的合格地址实际拿到空投,尽管许多人通过 Uniswap、Hyperliquid、Aave 等平台的活动满足了资格,但仍有 90.5% 的人被排除在外。

对于不熟悉 Monad 的人来说,它是一个 Layer 1 区块链,兼容 EVM——意味着可以无缝使用以太坊的工具和智能合约——但将性能提升到每秒处理数千笔交易的水平。可以把它想象成 Solana 的速度遇上 Ethereum 的生态。此次空投本意是奖励早期用户和社区成员,面向约 225,000 个经验证的钱包,覆盖链上活跃度、社区贡献和开发者等多个维度。

但转折在于:要申领,用户显然需要证明连续三年年收入超过 $200k。这听起来像是在考量 accredited investor 身份,一种常见于美国以遵守证券法的合规门槛。项目方在加密领域加入这种审核并不罕见,以规避法律风险,但这次显然让很多人措手不及。结果,在那 225k 个地址中,只有大约 21k 人通过了审核。这几乎是首个以这种方式对空投设置门槛的 Layer 1,把本应提升社区活力的举措变成了一个小圈子专享的福利。

那条推文还指出,这种情况可能会在上线日反转局面。被拒之门外的人在 $MON 上市时可能会变成抢购者,尤其是在 Kraken 将于 11 月 24 日美东时间上午 9 点开放交易之际。Kraken 的上市公告为代币提供了即时的合法性和流动性。

推文下的社区反应恰如其分地捕捉了情绪。一位用户把它比作“常春藤盟校的录取通知书”,强调了精英主义的氛围。另一位称这是对稀缺性的“精明操作”,暗示排除反而可能炒热需求。还有人打趣道,“只有 9.5%?这不是空投,这是邀请函。太疯狂了。”

描绘宇航员在超现实艺术画廊中,象征疯狂的 Monad 空投情形的插画

回复里也讨论了这种逻辑:瞄准巨鲸以减少抛售压力并吸引更稳定的持有者。尽管有大量批评,Monad 的基础设施看起来很扎实,上线首日就有 Euler、Wormhole、Morpho、deBridge、Lido、Backpack 和 OpenOcean 等重量级项目的整合。这样的配套可能会使其成为 DeFi 的热门阵地,并有潜力吸引 meme tokens——那些在快速且低费链上容易走红的社区驱动币种。

对于 meme token 爱好者来说,Monad 的高吞吐量或许能与 Solana 竞争,成为下一波大涨的温床。但这次空投闹剧可能会让部分散户心生不满,转而选择直接买入而非通过参与来获得空投。如果你在关注 $MON,请在官方 Monad 网站 上留意 11 月 24 日的主网发布。在波动性极高的加密世界里,类似的争议常常预示着重大行情——保持信息灵通并理性交易。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