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动的区块链与加密世界里,有时候是那些旧日见解最有穿透力。早在 2018 年 1 月,在全职投身行业之前,如今在 Celestia 推动模块化区块链扩展性的 Nick White 在日记中写下了一些想法。快进到 2025 年,他在 X 上分享了那篇日记,提醒我们区块链不只是技术问题;它是在重新思考人类如何在大规模上协作。
日记一瞥
那篇日记把区块链描绘成“社会可扩展性”的变革性工具。什么是社会可扩展性?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形成并维系合作网络的能力,这些网络可以在扩张时不因自身规模而崩溃。传统体系常依赖中央权威——如政府或公司——来维持秩序,但这就造成了瓶颈和单点故障。
White 的笔记把区块链描绘为在没有这些中心薄弱环节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比以往更大的合作网络”。他把这些网络比作海星:去中心化、有韧性、能够再生。切掉一只触手(或在加密世界中遭遇黑客或监管打击),其余部分仍会继续繁荣,甚至再生失去的部分。没有“脑”或中央指挥;结果从无数局部决策中涌现,就像神经元在大脑中放电,或开源项目通过社区贡献演化一样。
他强调了韧性:“没有中心可以被针对。它具有弹性。你无法操纵它。你只能与之合作,或忽视它。”而忽视它?那意味着在“旧世界”被抛在后面,因为这个社会有机体会继续前进。
这对 meme 代币有何意义
在 Meme Insider,我们关注的是 meme 代币——加密世界中由社区驱动、充满幽默、易于病毒式传播并充满投机的那一面。但 White 在 2018 年的愿景恰好解释了 meme 代币为何能在区块链上蓬勃发展。想想看:像 Dogecoin,或在 Solana 或 Base 上涌现的新币,并不受单一实体控制。它们是自发现象,由社媒热度、社区梗和去中心化交易催生。
这些代币体现了社会可扩展性。没有可以贿赂的 CEO、没有可以关闭的总部。价值和势能来自成千上万的“本地决策”——交易者入场,创作者创作内容,持币者在下跌时继续 HODLing。它像海星:即便大型钱包抛售或某个平台封禁讨论,网络也会适应。新社区形成、分叉发生,或梗本身演化。
在 meme 代币领域,这种韧性是生存的关键。像 PEPE 或 SHIB 这样的项目经受住了市场崩盘和 FUD(恐惧、不确定与怀疑),因为它们的力量源于分布式的信徒网络,而不是脆弱的中心。区块链的 permissionless 特性让任何人都能加入合作,全球范围内扩展这个“社会有机体”。
从 2018 到现在:仍在构建
White 提到八年后他仍在追逐这个愿景,而他并不孤单。像 Celestia 这样的模块化区块链正在推动可扩展性的边界,让 meme 代币和其他 dApps(去中心化应用)更容易承载庞大的用户群,而不会在费用或中心化风险上窒息。
对区块链从业者而言,这是号召。无论你是在交易 meme、构建协议,还是只是 HODLing,拥抱这种去中心化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忽视它的话,确实可能被落在后面,因为加密世界正在演化成更大、更互联且极具韧性的样态。
如果你正在深入研究 meme 代币,请记住:这不仅仅关乎笑料或收益。这是以新的方式组织世界——每次一个本地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