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很容易被最新的炒作牵着走,但有时候回顾历史能让人看清全局。看看最近 Hitesh Malviya 在 X(原 Twitter)上的这条推文——他的账号是 @hmalviya9,在圈内算是位资深玩家。他写道:“那些不知道的人,给散户资本通过结构化的 onchain pools 进入预售的元趋势始于 2018 年。过去有数百个此类 onchain pools 为数千个项目筹集了数十亿美元,远在 Echo 推出之前。”你可以在这里查看原推文。
这段见解正好赶在关于 Coinbase 收购 Echo 的消息爆出之时,收购金额高达 3.75 亿美元。Echo 由加密交易员 Cobie 创立,通过简化项目在区块链上直接筹资的流程而备受关注。但正如 Hitesh 所指出的,这并非什么全新的发明——它是在重启 ICO 繁荣时期的成熟做法。
什么是 Onchain Pools(链上资金池)?
如果你是新手,onchain pools 本质上是基于智能合约的机制,让散户——像你我这样的普通投资者——汇聚资金参与加密项目的预售轮。预售通常是早期的投资机会,传统上更多向大机构或资金雄厚的大户开放。通过把这些池子结构化并部署在区块链上,项目方可以在不经过传统守门人的情况下触达更广泛的资本来源。
回到 2018 年 ICO 高潮时期,这类资金池一度流行起来。把它们想象成去中心化的众筹机制。数以百计的池子冒出头来,常通过 Discord 或 Telegram 群组协调,任何持有一些 ETH 的人都能参与。结果如何?为数千个项目筹集了数十亿美元,从有前景的 DeFi 协议到那些抓住网络想象力的早期 meme 代币。
Echo 的关联与 Coinbase 的大动作
Echo 比较近期进入公众视野,目标是用更好的合规和透明工具来规范化并扩大这一模式。可以把它看作是把 2018 年那些“西部荒野”式的池子打磨成一个更友好、更标准化的界面。Coinbase 的收购(详见 CoinDesk 与 Cointelegraph 的报道)表明他们押注于链上筹资的复兴。在监管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像 Echo 这样的平 台或许能让预售在更合规的框架下变得更易接入。
但 Hitesh 的推文提醒我们:这条路我们已经走过。像 EOS 这样的项目曾通过公开销售筹得巨额资金,而私人的链上资金池则填补了小型项目的融资空白。如今不同的是更好的技术,比如更复杂的智能合约和 layer-2 解决方案,让这些池子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对 Meme 代币的影响
在 Meme Insider,我们关注的正是 meme 代币,这一脉络与我们紧密相连。许多 meme 币的起点是预售或在像 Pump.fun 这样的 平台上进行的公平发售,这与早期的资金池机制不谋而合。散户可及性意味着更多的社区参与,而社区正是 meme 的生命线。想象一下如果 Echo 这类工具进化到支持 meme 代币发售——它可能进一步把这个领域民主化,让创作者在没有 VC 大佬操控条款的情况下筹集资金。
当然,事情并非全是光明。2018 年那个阶段充斥着诈骗和 rug pull,项目在筹到钱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今天的版本在链上透明度的加持下试图减少这种风险。但无论如何,进入任何资金池前仍要 DYOR(请自行研究)。
展望未来
随着 Coinbase 将 Echo 纳入体系,我们可能会看到一波更安全、更具包容性的链上筹资浪潮。Hitesh 的洞察强调了加密周期的重复性,但每次都会带来改进。无论你是 meme 代币爱好者还是 DeFi 构建者,关注这些发展可能会让你发现下一个大机会。
你怎么看——这是 ICO 2.0 的回归吗?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了解这些趋势如何塑造 meme 代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