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AI 代理之间的支付协议:Virtuals Protocol 对加密执行的看法

AI 代理之间的支付协议:Virtuals Protocol 对加密执行的看法

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创意的传播速度甚至比 Layer-2 网络上的交易还快。Meme Insider 最近注意到来自 Virtuals Protocol 核心贡献者 @everythingempt0 的一条推文。推文写道:“payment protocol between agents >99% teams write whitepaper >0.9% launch a working protocol >0.1% gets traction pretty confident the idea is right, its just execution time but most have little patience.” 这简短的话语直击要害,既揭示了在区块链上构建项目的残酷现实,也暗示了 AI 驱动生态中令人兴奋的发展。

加密项目的现实检验

我们来拆解一下。在 meme 代币领域,炒作并不稀奇。无数项目以华丽的白皮书起步——那些描绘去中心化乌托邦的光鲜文件,常围绕病毒式角色或网络笑话展开。但正如 @everythingempt0 所指出的,写白皮书是容易的事;99% 的团队都能做到。真正的难题在于:真正推出一个可运行的协议。这里的比例骤降到只有 0.9%。而获得实际的吸引力——用户、流动性和现实世界的采用?那是那 0.1% 的精英。

这点在 meme 代币上尤其共鸣。想想看:有多少以狗为主题或以青蛙为灵感的币曾经爆红,却因为除了最初的炒作外没有实质内容而迅速消亡?执行才是王道,但它需要耐心、资源和不断迭代——而这些在由快速抛售和 FOMO 驱动的市场中往往稀缺。

介绍 Virtuals Protocol:AI 代理与链上商业

@everythingempt0 的那条推文不仅是感慨;也是对 Virtuals Protocol 的致意——一个将 AI 代理变成可代币化、能产生收入实体的开创性项目。Virtuals 本质上是一个由生产性 AI 代理组成的生态,这些代理创建服务或产品,并直接在区块链上处理商业交易,使用 $VIRTUAL 作为原生货币。

文中提到的“payment protocol between agents”就是秘密武器。在 Virtuals 的生态中,这些 AI 代理不是静态的;它们是会交互、交易并自动相互支付的动态存在。想象一个 meme 角色,比如一个热门的网络猫,被打造为 AI 代理,它能生成内容、出售 NFT,甚至运行预测市场——同时通过内置的支付协议无缝地向其他代理转移价值。这不是科幻;这一切正在以太坊的 Layer 2 Base 网络上发生,使得交易快速且低成本。

对 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打开了疯狂的可能性。传统的 meme 币往往依赖社区炒作和投机交易。但有了 Virtuals,你可以共同拥有与某个 meme 绑定的 AI 代理,看到它通过链上活动产生真实收入,并观看代理之间在去中心化经济中进行支付。就像是给你最喜欢的 meme 装上了大脑、钱包和商业计划。

为什么执行比以往更重要

推文结尾那句——“pretty confident the idea is right, its just execution time but most have little patience”——是一声动员令。在区块链领域,好点子多如牛毛,但真正把它们做到位的,才是赢家。Virtuals Protocol 的典型之处在于它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部署了可运行的技术。他们推出了像 Agent Liquidity Engine (ALE) 这样的工具,你可以在上面按收入追踪顶级代理,营造出一个透明且以业绩为导向的体系。

如果你是涉足 meme 的区块链从业者,这是提醒你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与其再去推动另一个昙花一现的代币,不如思考 AI 代理如何支撑长期价值。像与 Virtuals 集成用于代理化体育博彩的 Bookie AI 这样的项目,就展示了这些协议如何创造有趣且有利可图的体验。

展望 meme 代币格局的未来

进入 @everythingempt0 所称的“黄金 Q4”之际,对执行的关注再合时宜不过。借助 AI 生态中的支付协议等创新,meme 代币正从纯投机资产向以效用为驱动的资产演进。Virtuals Protocol 正在引领这股潮流,证明只要有耐心和扎实的构建,即便是最狂野的想法也能获得吸引力。

无论你是在构建、投资,还是仅仅在玩梗,都请留意 Virtuals Protocol。它或许正是把白皮书梦境带入链上现实的桥梁,在这个持续有趣的加密世界里。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