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科技与加密世界里,@baoskee 的一条推文引发了一个让区块链社区许多人感同身受的讨论。引用《华尔街日报》的独家报道,称 AI 初创公司 Perplexity 提出了一笔未经请求的 $34.5 billion 报价,想收购 Google 的 Chrome 浏览器,baoskee 指出一个残酷的现实:“有些人能募到 10 亿美元去扮演硅谷 CEO,风投也会放任他们去做,而有实力的创始人却要拼尽全力才能拿到任何东西。打破矩阵。”
我们来拆解一下。Perplexity 是一家以 AI 驱动的搜索引擎,已被视为潜在的 Google 竞争者,据称从像 Jeff Bezos 和 NVIDIA 这样的知名投资者那里募集了超过 10 亿美元。现在,他们竟然提出了这笔对 Chrome 的孤注一掷式收购报价。大胆且野心勃勃,根据《华尔街日报》文章,这是完全未经请求的。但 baoskee 的观点是?这是一个破碎体系的症状:风投把钱投入到由炒作驱动的项目,而真正的创新者却在艰难求存。
这在 meme 代币生态中引起了强烈共鸣。meme 币,那些由社区推动、常以网络笑话或文化现象为灵感的病毒式代币,在融资场景上完全不同于传统创业公司。与寻求风投种子轮的传统初创公司不同,meme 代币创始人可以在像 Solana 或 Ethereum 这样的平台上直接向社区通过代币销售或流动性池募集资金。这当然更民主化,但也更艰难——想想在社交媒体上不停地为项目拉票造势,在没有机构托底的情况下营造热度。
对 baoskee 那条推文的一条回复精准指出了这个平行点:“那些专门为融资而发起代币的创始人怎么办?并不是说这是个坏的筹资渠道。”确实,在加密世界里,发代币常常是快速融资的首选方式,但这并非没有风险。rug pulls、监管审查和市场波动可以在一夜之间摧毁项目。然而,这也是一种赋能,因为它绕过了 VC 的守门人。meme 代币领域的优秀创始人,比如那些在 Dogecoin 或 Base 链上成功的项目背后的人,必须通过社区参与和实际效用来证明自身价值,而不是仅靠商业计划书。
为什么这对区块链从业者很重要
baoskee 想要打破的“矩阵”就是那个精英化的风投圈子,在那里人脉和噱头往往比真正的创新更值钱。在区块链领域,我们已经在颠覆这种局面。DeFi 和 NFTs 展示了点对点融资如何繁荣。但 Perplexity 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便在与加密有重叠的 AI 领域(比如像 Bittensor 这样的链上去中心化 AI 模型),旧势力仍然掌握话语权。
对 meme 代币创作者来说,教训很明白——善用可得的工具。利用像 Pump.fun 这样的公平发行平台,在 X(前身为 Twitter)等平台上建立真实的社区,专注于具有文化共鸣的 memes。这是一场你得拼尽全力的战斗,但真正的突破往往在这种艰苦中出现。
讨论串的回响
该讨论串引发了各种回应,从对弱势者困境的认同到呼吁基于能力的融资。一位用户指出:“在这个游戏里,钱很少与真正的能力相匹配,”另一位则强调:“资本塑造叙事。”这反映了科技与加密领域更宏大争论的缩影:谁能获得资金,为什么能获得资金?
如果你是一个关注下一个大 meme 代币的区块链从业者,打起精神来。体系可能偏向于那些有关系的人,但去中心化的世界正在改写规则。通过一步一个区块地构建不可阻挡的东西来打破矩阵。
想了解更多细节,可以查看原始讨论串:X。同时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了解这些科技震动如何影响 meme 币宇宙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