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表情包代币的狂野世界里,炒作能在一夜之间将价格推上云霄,Pinkfong 的故事就是对其中风险的严厉提醒。这个受病毒式传播的“Baby Shark”(小鲨鱼)热潮启发的代币,由侧重区块链知识产权的 Story Protocol 推广。但当内部人操作的指控浮出水面后,价格直线下跌,暴跌了 99%。下面让我们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件事在加密社区引发热议。
发行与最初的炒作
Pinkfong 在推出时宣称与 The Pinkfong Company 的受欢迎儿童 IP 有关联,而该公司以那首洗脑神曲著称。Story Protocol 对此进行了大肆宣传,把它定位为其以 IP 为中心的区块链的一个合法用例。投资者纷纷涌入,被怀旧情绪和表情包代币空间中快速获利的潜力所吸引。
然而,几乎在一开始就出现了危险信号。用于可视化钱包关联的工具 Bubblemaps 的区块链侦查人员在上线时就发现了可疑活动。
内部人活动被揭露
根据 Bubblemaps 的分析,一个实体在交易的最初时刻使用多个钱包对大量代币进行了“sniping”(抢先买入)。对新手来说,sniping 指的是在早期大量买入,通常借助特权信息或自动化工具,以从初期的拉高中获利。
他们的可视化图显示了一串由单一来源出资的钱包,持有超过 1000 万美元的 Pinkfong 代币。该群组还包括一些顶级交易者,他们囤积了数百万代币,暗示存在协调一致的内部买入行为。
这一暴露来自 Bubblemaps 的一条 推文,很快走红,质疑此次发行的公平性。此前曾推广该代币的 Story Protocol 起初保持沉默,进一步引发讨论和猜测。
戏剧性价格崩盘
几天后,Pinkfong 的市值直线坠落。来自 GeckoTerminal 的数据显示,从约 5.2 亿美元的峰值到只有 538 万美元的低点,价值几近腰斩 99%。这种流动性被抽走或大规模抛售导致的 rug pull(拉地毯式骗局)在表情包代币中司空见惯,但当代币与知名 IP 相关时,打击更为沉重。
图表讲述了整个故事:短暂的价格飙升随后被持续的抛压淹没,留下持有者遭受重创。
知识产权争议与承认
更雪上加霜的是,代币背后的实体 IP World 承认他们并未完全拿下相关的 IP 权利。在一则发布在 X 的声明中,他们表示曾与 BBF(可能是 Baby Shark 的母公司)达成协议,但后来发现权利并未锁定。他们强调未支付任何创作者费用并为造成的混淆道歉,但为时已晚,损害已经产生。
Story Protocol 删除了他们的宣传贴,并且团队中无人公开回应关于内部人指控的质疑。这种缺乏透明度导致社区呼吁追责,社区成员还在标签呼叫链上侦探比如 ZachXBT。
给表情包代币投资者的教训
这场风波突显了表情包代币生态中的关键风险:内部人优势、未经验证的 IP 主张,以及没有尽职调查的宣传炒作。对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是一个信号:要使用诸如 Bubblemaps 这类工具进行钱包分析,使用 GeckoTerminal 之类的平台进行实时价格追踪。
如果你准备进入表情包代币领域,务必检查是否为公平发行、团队是否透明、合作是否经过验证。Pinkfong 的陨落说明,当信任崩塌时,局势可以多么迅速地瓦解。
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关于新兴代币、丑闻以及在加密表情包领域安全导航策略的更多更新。你怎么看——是合法的失误还是蓄意的骗局?在下面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