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在加密圈筹到十亿美元——不是花数月打动风投,也不是私下敲定承诺,而是在紧张刺激的 90 秒内完成。没有私下交易、没有预承诺,只有纯粹、未经滤镜的市场狂潮。这正是 Plasma 创始人 Paul Faecks 最近做到的事,他在最新一期 When Shift Happens 播客中把所有惊心动魄的细节都讲了出来。
由 Kevin Wush 主持的这一集(E139)并非典型的加密访谈。它是对在区块链领域以极限速度构建时混乱场景的直白剖析,聚焦 Plasma 那个大胆的押注:成为万亿美元级稳定币经济的首选基础设施。无论你在 meme 代币里打滚,还是刚入门 DeFi,这一集都是理解稳定币(如 USDC 或 USDT)如何从简单的挂钩资产演变为全球商业骨干的必听之选。
那场改变一切的 90 秒噩梦
Paul 对那次募资时的恐惧毫不掩饰。“对漏洞的偏执让我彻夜难眠,”他坦言,描述用户蜂拥入金时那令人咬指的等待。想象一下:数十亿真实用户资金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全靠缜密的智能合约支撑。一处故障,就是一切结束。但他们把事情做对了,证明在加密世界里,执行始终胜过噱头。
Plasma 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它不仅仅是另一个 layer-1 链——它把注意力聚焦在稳定币上。传统金融每天通过这些数字美元移动数万亿,但像 Tron 这样的区块链存在瓶颈:高费用、中心化风险和扩展性障碍。Plasma 用无需许可的基础设施颠覆了这一切,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在没有门槛的情况下构建稳定币应用。设想一个世界:稳定币为下一次病毒式 meme 币拉盘或新兴市场的日常汇款提供无缝跨境支付。
为什么稳定币是加密界的沉默巨人
简单说:稳定币是与法币(如美元)锚定的加密货币
- 接下来,我想浏览 YouTube 链接,找一个缩略图当封面。
1:1 锚定到像 USD 这样的法币,旨在规避比特币的剧烈波动。它们正在爆发性增长——在某些地区处理的交易量超过了 Visa——但也充斥着问题。中心化发行方控制资金流,拥堵时费用飙升,并非每条链都能承受这种负荷。
Paul 认为 Plasma 通过在 Solana 生态中优先处理高吞吐量的稳定币操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并与 Jupiter Exchange 和 Mantle 等建立了合作)。再也没有“Tron 太贵了”的借口。相反,设想一个用稳定币驱动一切的世界:从 B2B 开票到你最爱的 NFT 发售,每笔交易只需几美分。
Plasma 与巨头的较量:Tron 的阿喀琉斯之踵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Tether (USDT) 占据主导却用起来有些笨重?Paul 直言不讳:Tron 的成功来自先发优势,但已经碰到上限。Plasma 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在稳定币需求飙升的地区(如中东、南美和土耳其)抢占市场份额。凭借像 Bitwise 这样的支持者和与 Trezor 钱包的整合,他们并不是在开玩笑。
一个关键数据:随着全球贸易数字化,稳定币交易量每年可能达到数万亿。Plasma 押注成为“未来的 Tether 链”——中立、可扩展且对开发者友好。但 Paul 也警告风险:监管障碍、安全漏洞以及管理 10 亿美元弹药库的压力。“什么不是实际用户?”他打趣道,抨击困扰加密圈的虚假指标。
人性一面:从扑克职业玩家到加密愿景家
Paul 的个人经历为故事增色——他放弃了扑克生涯(是的,那些高注赛磨练了他的风险雷达),转而自筹资金打造 Plasma。不是跟风 VC 的朋友圈,而是看准了稳定币的缺口。现在,随着 Mainnet Beta 和 XPL(Plasma 的流动性层)在望,他全身心投入,目标是让加密重演成功而不是重复失败。
听到一位创始人更在意真实用户而非浮夸数据,令人耳目一新。在充斥着 meme 币割韭菜的领域,Plasma 的故事提醒我们:可持续的技术会胜出。
Plasma 和稳定币开发者的下一步是什么?
在 YouTube 上收听完整节目,查看从稳定币演进到 Plasma 那一句话愿景的各个时间点:“为全球稳定币经济提供无需许可的基础设施。”
如果你是追逐下一次重大转变的区块链从业者,Plasma 的作战手册——合作伙伴关系、以用户为中心、不懈执行——就是金科玉律。并且,在 meme 币的狂野西部,这类稳健的基础设施能让派对持续而不坠落。
获取节目中提到的 KAST card 或 Money Badgers NFT,亲自参与体验。你的看法如何——Plasma 能否取代 Tron?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更多关于 meme 代币、区块链突破以及推动加密世界狂欢的技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