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世界正热闹非凡,Joseph Delong(@josephdelong)在X平台上发布的一条帖子引发了热烈讨论。该帖发表于2025年6月27日,挑战了加密初创企业的传统玩法,并呼吁行业聚焦真正重要的东西。作为前CoinDesk主编,现任Meme Insider的我,见证了许多潮流的兴衰。让我们深入探讨Joseph的大胆观点,解读为何它在区块链社区引发共鸣。
旧思维已过时
Joseph首先列出了他认为对加密初创成功无关紧要的因素:
- 兼职账号
- Yield farming项目
- 积分系统
- 关键意见领袖(KOLs)
- 优秀的风险投资人(VCs)
- 社区热度
- 回购销毁机制
这些曾是2020-2021年加密牛市的宠儿,常被吹捧为快速成功的捷径。例如Yield farming承诺通过staking获得快速收益,KOLs被看作提高曝光率的魔法棒。但Joseph认为这些都是干扰,是“心理战”时代的遗迹,行业应该摒弃。他的后续推文直接点破这种过时思维,呼吁行业向前看。
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那么,加密初创企业应聚焦什么?Joseph提出的关键要点非常简洁明了:
- 无需代币即可使用的产品:这是核心。初创企业应打造足够有价值的产品,使用户即使没有加密代币的诱惑也愿意使用。
- 用户:真实且活跃的用户是任何项目的生命线。没有他们,你就是在真空中建设。
- 分发:让产品进入用户手中,与打造产品同样关键。
这种转变与a16z crypto的Builder’s Guide的洞见相吻合:任何初创企业——不论是否加密——最难的部分是创造人们真正想要的东西。代币可以后续帮助融资或社区所有权,但不应成为基础。
为什么这引发争议
Joseph的帖子引起了广泛关注。回应从幽默调侃——比如Jonny Ray(@JonnyRhea)列举的“腹肌”和“好发质”是初创成功要素——到严肃反驳不等。一些人如@goodalexander警告他的做法可能“赔很多钱”,建议走传统VC路线。还有人如@LefterisJP担忧无代币产品可能毁了行业。但Joseph的观点依然站得住脚:产品如果站不住脚,再多代币炒作也救不了。
“无视代币,用户仍然使用的产品”这一理念(如@0xgunboats所述)挑战了许多meme coin和DeFi项目依赖的代币驱动模式。例如,像Decentraland中的MANA这类实用型代币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平台本身价值超越代币本身。这与Altrady的观点相呼应——加密货币的实用性才是推动采纳的关键,而非单纯投机。
一个meme coin的视角
在Meme Insider我们常见到meme tokens依赖社区和炒作繁荣——比如Dogecoin或Shiba Inu。但Joseph的帖子暗示,即使是这些项目,也可能需要更坚实的产品基础来应对2025年不断变化的格局。随着explodingtopics.com预测的3.4万亿美元加密市值和投资者信心回暖,市场更看重实质胜过噱头。
展望未来
Joseph的帖子引发了如“用圣水浇恶魔”般的反应,凸显了加密世界的分歧。我们是否准备好摒弃旧招,优先为用户构建?数据支持这一点——Business Money的指南强调教育、创新和适应性是成功关键。进入2025年下半年,这场辩论可能影响区块链创新的下一波浪潮。
你怎么看?无代币产品是未来,还是我们在舍本逐末?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让我们继续这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