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直深入在加密世界里,你大概常听到有人把 Total Value Locked (TVL) 当作衡量区块链成功的终极指标。但最近一场由 Laura Shin 在 Unchained 播客对 Solana 基金会主席 Lily Liu 的访谈引发的讨论,并被 Bitwise CEO Hunter Horsley 的推文放大,表明现在或许该转向新的方向。他们认为,收入才是真正的北极星——这对 meme 代币可能有重大影响。
引发争论的那条推文
Bitwise Invest 的 CEO Hunter Horsley 在 X 上把新兴科技领域指标的演变做了类比。他把互联网公司从页面浏览量和用户数转向收入和盈利能力的变化,比作加密世界从功能和速度转向 TVL 和交易量的历程。现在,他说,对 Layer 1 和 Layer 2 区块链的讨论正转向“收入”。
Horsley 在引用 Shin 关于她与 Liu 聊天的帖子,Liu 在其中解释了为什么 TVL 有局限性。对于不熟悉的人,TVL 是指在某个协议或链上被锁定的资产总额——可以把它想象成存放在智能合约中用于借贷、staking 或交易的钱。它一直是一个常用指标,因为它暗示了信任和潜在活动。但 Liu 指出它很容易被操纵:项目可以通过激励来人为膨胀数值,而并不代表真正的实用性。
相反,Liu 支持把焦点放在收入上——即真实产生并回流给代币持有者和验证者的交易费。在 Solana 上,这包括 base fees(每笔交易的固定费用)和 priority fees(为更快处理支付的额外小费)。她解释这如何创造真实的价值捕获,不像 TVL 那样可能只是代表很少被动用的一笔流动性。
为什么收入比 TVL 更重要
把 TVL 想象成一个应用的下载量——一开始看起来很振奋,但它并不能告诉你人们是否真的在使用它或为高级功能付费。收入更像订阅收入:它显示持续的参与度和盈利能力。
Liu 从科技历史中借鉴,指出早期互联网指标也经历了类似的演变。在加密领域,尤其是那些志在成为金融基础设施(超越比特币的数字黄金地位)的链上,收入能够把使用量直接与代币价值挂钩。对于 Solana 来说,凭借其低费用和高吞吐,meme 代币交易已经成为收入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有人会说那只是拉高又砸盘?确实如此,但每笔交易都会产生费用,最终有利于网络。
批评者可能会说收入也可以被操纵——比如刷单或用机器人抬高交易量。Liu 承认这一点,但指出伪造收入的成本高于伪造 TVL,因为你必须实际支付费用。此外,长期来看,粘性的 TVL 可以表明信任,但它是上游指标。收入则是下游指标,更接近真实价值。
把话题拉回到 Meme 代币
Meme 代币靠炒作、社区和病毒式传播生存,但常被归为纯投机。这一指标转向可能改变这种叙事,尤其是在 Solana 上,那里诞生了像 Dogwifhat 或 Bonk 这样的爆款。
meme 带来的高交易量会产生 priority fees,从而提升 Solana 的收入。Liu 提到应用(包括代币项目)可以截取一部分交易收入,这为那些内置代币经济模型的 meme 代币打开了可能性——比如通过费用资助的销毁机制或持有者奖励。
如果收入成为衡量标准,像 Solana 这样承载活跃 meme 生态的链可能会大放异彩。它奖励真实活动而不是锁定的资金,可能会吸引更多开发者去构建面向 meme 的工具。对交易者而言,这意味着评估 meme 时不只看梗本身(双关),还要看它们能否驱动网络费用和实用性。
展望未来
正如 Horsley 所说,加密指标正在成熟——就像整个行业一样。在像 Liu 这样的声音带头下,预计会有更多关注可持续经济学。对于 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不是威胁,而是机会。能把有趣且快速的交易货币化的链可能会领先群雄。
如果你正在研究 Solana 上的 meme,留意像 DefiLlama 上的收入仪表盘。这已经不只是为了乐子——而是关于持久价值。
如需完整访谈,请查看 Laura Shin 的 Unchained 播客。并在 X 上关注 Hunter Horsley 以获取更多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