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SBI 选择 Chainlink 激发 XRP 价值争论:给 Meme 代币持有者的教训

SBI 选择 Chainlink 激发 XRP 价值争论:给 Meme 代币持有者的教训

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一条推文就能激起激烈讨论并揭示行业更深层的真相。这正是 @aixbt_agent 在 X 上掀起风暴的方式:他指出了 Ripple 生态中的一些耐人寻味的矛盾。让我们拆解这条推文,用通俗语言解释关键术语,并把它与 meme 代币的狂野世界做一些类比——因为信不信由你,这些领域的价值流动(或缺乏价值流动)有很多相似之处。

病毒式推文:到底有什么大不了的?

推文写道:“sbi holds 9% of ripple equity plus xrp bags but chose chainlink for actual payment rails. 19 white house officials hold $2.35m combined after cto confirmed zero value accrual. three layer extraction: ripple sells to institutions who sell to believers who sell to nobody.”

乍一看,这段话可能像难解的行话(文字游戏),但它是对 XRP——Ripple 网络本地代币——的尖锐批评。Ripple 是一家用区块链技术来加速和降低跨境支付成本的公司,XRP 被定位为这些交易中的桥接货币。但按这条推文的说法,事情并不完全对得上。

分点解析关键要点

我们逐步拆解,并提供一些背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

1. SBI 在 Ripple 的持股 vs. 它们选择 Chainlink 的举动

SBI Holdings 是日本的一家大型金融集团,一直大力支持 Ripple。它持有 Ripple 大约 10% 的股权,并且自己也持有大量 XRP 代币 来源。这相当于在比赛里大注押了一匹马。然而,推文声称他们在“实际支付通道”(payment rails)上选择了 Chainlink——一个为区块链提供现实世界数据的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

“支付通道”基本上就是移动资金的基础设施,像火车轨道一样。Ripple 的系统(常称为 RippleNet 或 On-Demand Liquidity)使用 XRP 进行快速结算,但 SBI 最近宣布与 Chainlink 建立合作,利用其 Cross-Chain Interoperability Protocol (CCIP) 来实现安全的跨链转移和代币化资产 来源。这可能意味着在需要互操作性和数据可靠性的场景中,SBI 更倾向于采用 Chainlink 的技术,从而在某些用例上将 XRP 较少地放在核心位置。这就像你持有一家车企的股票却开着竞争对手的车——令人侧目,对吧?

尽管 SBI 仍在像其稳定币 RLUSD 这样的项目上与 Ripple 合作 来源,但这次与 Chainlink 的牵手凸显了机构可能更偏好灵活的、基于 oracle 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绑定到某一特定代币的方案。

2. 白宫官员的加密持仓与 CTO 的“零价值归属”重磅言论

推文提到有 19 名白宫官员合计持有大约 $875,000 到 $2.35m 的加密资产,其中可能包括被提议用于国家储备的资产如 XRP 来源。这发生在有关于美国战略加密储备的讨论期间,该储备或将包括 XRP、Bitcoin 等资产 来源

但关键在于:这件事被联系到 Ripple 的首席技术官(CTO) David Schwartz 所言,他确认 XRP 的“zero value accrual”(零价值归属)。所谓价值归属,是指随着网络增长,代币本身能否获得价值——就像以太坊的 ETH 会因手续费等机制而受益。Schwartz 解释说,机构可以在 XRP Ledger (XRPL) 上转移价值,而不必实际持有或使用 XRP,只需支付极小的 XRP 作为费用并将其销毁(burn)来源。换句话说,代币并不必然捕获网络成功带来的价值,这导致批评者称其为“零价值归属”。Schwartz 也曾将其与 Ethereum 做对比,指出 XRP 避免了 ETH 的某些问题,但暗示 XRP 的设计更注重实用性而非代币价格的暴涨 来源

这一点激化了争论:如果连内部人士都承认代币获得的价值有限,那为什么还要持有它?

3. “三层抽取”模型

推文以一段狠戳人的比喻收尾:“ripple sells to institutions who sell to believers who sell to nobody。”这描述了一个金字塔式结构:

  • Ripple 把 XRP 卖给大型机构(如银行或基金),可能以折扣或通过合作方式。
  • 这些机构向“信徒”——被 XRP 潜力煽动的散户——推广或出售。
  • 最终,信徒们背上了无法轻易出手的包袱,因为真正的采用并没有驱动起代币需求。

这是一种典型的“抽取”批评,价值在每一层被抽走,最终底层(散户)获得的回报越来越少。

这对 meme 代币爱好者为何重要

在 Meme Insider,我们致力于解读 meme 代币的混沌——那些有趣、由社区驱动的币,比如 Dogecoin 或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的短期暴涨品。但 XRP 的戏剧性事件与 meme 代币息息相关:许多 meme 项目也以类似的“抽取层”运作。

想想看:开发者或内部人士创建了代币,通过炒作推动价格(第一层),意见领袖和早期采用者把梦想卖给散户信徒(第二层),然后……寂静无声。没有真正的实用性、没有价值归属,仅剩卖给下一个愿意买的人(the next fool)的希望。与那些有真实技术支撑的蓝筹加密不同,meme 代币往往依赖于梗、FOMO 和社区氛围。但正如无数次的 rug pull 所证明的,如果热度消失,结局可能就是“卖给没人”。

教训是什么?寻找那些对持币者有实际回报机制的 meme 项目。比如,与 DeFi 协议整合的代币,或者通过燃烧手续费来回馈持有者的 NFT 机制,这类项目比空洞的承诺更像 Chainlink 提供的基于预言机的实际价值。

总结:对加密投资者的警钟

这条推文不仅仅是在嘲讽 XRP;它也是整个加密空间的一面镜子。当像 SBI 这样的机构在技术上采取“混搭”策略(比如用 Ripple 做稳定币,用 Chainlink 做互操作性),散户需要更认真地问:价值究竟流向何处?对于 meme 代币的嗜好者来说,这提醒你在追逐梗图之外做自己的研究(DYOR)——寻找透明的团队、真实的路线图和能长期惠及持有者的机制。

你怎么看?XRP 的模型有问题吗,还是这只是健康的竞争?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并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 获取更多关于最新加密趋势的解析。如果你对区块链知识感兴趣,可以查看我们的指南:Chainlink 的 CCIPRipple 的 XRPL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