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meme token 和区块链创新的快节奏世界里,见到投机性诈骗者试图搅浑局面并不罕见。来自 @baoskee(DAOs.fun 的核心人物)的一条推文,揭示了一种在 agents season 刚开始几周就已掀起波澜的狡猾手法。
对于新入场的人来说,DAOs.fun 是一个新兴平台,因其专注于为趣味性、meme 驱动的区块链社区量身定制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而逐渐获得关注——结合上下文,可能是搭建在 Solana 上。Meteora DBC 指的是 Meteora 的 Dynamic Bonding Curve(动态绑定曲线)机制,这种机制常被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用来发起代币并自动提供流动性。它在 meme token 发售中很受欢迎,因为能在没有传统预售的情况下帮助实现更公平的初始分配。
根据那条推文,有人在 Meteora DBC 上生成了数千个“vanity” DAOs 地址。vanity 地址是包含特定词或模式的自定义钱包或合约地址,例如以 "daos" 开头以模仿真实项目的地址。随后这些地址被填入 honeypots(诱饵合约/恶意智能合约)。一旦你把加密资产发送进去,就无法取出,但诈骗者可以把所有资金抽走。
目的是什么?就是用这些假 CA(合约地址)轰炸生态,迫使交易者对所有与 DBC 发售相关的东西提高警惕或直接过滤掉。这制造了大量噪音,让人在像 DAOs.fun 这样的平台上更难发现真正的机会。正如 @baoskee 所说:“agents season 都还不到第 2 周,我们就已经遇到对手了 lol,他们知道我们在搞点事情。”
“agents season” 很可能指的是加密领域中围绕 AI agent 或自动化交易机器人而形成的一个主题时期,可能与 meme token 的炒作周期相关。诈骗者在如此早期就针对该时期发起攻击,也从侧面反映出 DAOs.fun 的潜力之大。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反讽式的赞美——那些“opps”(对手)对这里真实的创新感到忌惮。
这并非 meme token 生态首次遭遇此类攻击。honeypots 在 DeFi 中一直是常见骗局,尤其是在像 Solana 这样费用低廉、便于大规模部署的链上。交易者应始终核实合约地址、使用像 RugCheck 这样的工具检查 rug pull 风险,并坚持使用信誉良好的 launchpads。
随着 meme token 领域的发展,像 DAOs.fun 这样的社区驱动平台有望在趣味性与实际效用上领先。但对这些垃圾信息与刷屏策略保持警惕至关重要。如果你正要投入 agents season,关注经过验证的来源,记住:如果看起来太好(或太杂乱)以至于不真实,那很可能就是骗局。
想看完整的推文线程和社区反应,请查看 X 上的原帖。你怎么看——这是对 DAOs.fun 的看涨信号,还是又一波加密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