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我们是否应该标记加密项目中的价值抽取者?深入解析TGE抛售现象

大家好,区块链爱好者们!如果你最近一直关注区块链领域,或许已经注意到在X(推特)上关于“价值抽取者”的激烈讨论——指的是那些在Token Generation Event(TGE,代币生成事件)一拿到代币就立即抛售,转而投入下一个项目的人。其中一条引发热议的帖子来自Filip (cookie) @fwielanier,发表于2025年7月26日。让我们来剖析这条帖子,看它对加密项目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热点话题是什么?

Filip开启讨论时抛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有人在TGE时把所有代币都卖掉然后离开,我们是否应该给他们贴上“价值抽取者”的标签?如果是的话,是否应当对他们的账户进行标记,或者减少他们在InfoFi系统中的奖励积分,直到他们能证明自己带来了真实价值?这不仅仅是个随意的想法——而是一场关于如何重新设计加密社区参与奖励机制的呼声。

对于不熟悉相关术语的朋友,TGE是项目首次向公众发布代币的时刻,通常通过空投或销售完成。InfoFi(信息金融的缩写)是一个新兴趋势,人们通过分享知识或推广项目来赚取奖励。这里的核心理念是阻止“项目跳跃”——即用户在不同项目间跳跃,收集奖励却不关心项目的长远成功。

社区观点汇总

Filip帖子的回复中汇集了各种观点。R2D2 @R2D2zen认为标记所有人可能过于严厉。他们指出,像0.2%到0.5%的小额代币分配意味着早期抛售者不会造成巨大损害。而且,做市商或内部人员通常是先行抛售的,影响市场定价。R2D2建议,我们在实施严格规则之前,应该先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内容创造者,且强制持有可能导致人们成为项目失败时的“接盘侠”。

pudgy teddy @pudgyteddy则更进一步,认为问题不只是“刷积分”,而是如何奖励正确的行为。当前系统往往偏向于可见的行为(如发帖或签到),而不是深入的信念(比如深入研究项目)。他们提出了“认知上的利益绑定”(epistemic skin in the game)的理念,奖励真正理解并支持项目的人。

Doggfather @DoggfatherCrew喜欢“忠诚度因子”的想法——为TGE后仍然持有或支持的用户加分,但不惩罚所有人。他们也指出,追踪钱包地址在面对复杂交易所或冷钱包时会变得棘手。

还有IcoBeast.eth @beast_ico,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问题根源在于激励系统止步于TGE。如果奖励在空投后立即枯竭,为什么用户还会关心后续的行为?这提醒我们项目设计需要超越初始炒作阶段,考虑更长远的发展。

为什么这很重要

这场讨论触及了加密社区驱动的核心理念。项目依赖早期支持者(通常被称为“yappers”或“snappers”,指积极宣传者)来积累势能。但如果这些支持者立刻兑现退出,可能会打压代币价格,让真正的信徒成为“接盘者”。反过来,过早地给某人贴“价值抽取者”的标签,可能会吓跑那些因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变现的真实参与者——这是R2D2提到的现实难题。

Filip提议对跳跃者减少积分以抑制刷屏行为、鼓励更有信念的参与。但正如讨论所显示,这不是非黑即白的问题。一个平衡的体系应当奖励忠诚,同时不排斥新手或处于困境中的人。

项目方能做什么?

那么,如何设计更好的激励机制呢?这里有一些社区提议的想法:

  • ​延续TGE后的奖励​​:正如IcoBeast所建议,保持激励机制贯穿项目上线后,鼓励长期支持。
  • ​关注信念深度​​:像pudgy teddy的观点,奖励深入参与(如优质内容或研究),而非表面行为。
  • ​忠诚加分​​:Doggfather的忠诚因子可以为持有或推广项目的用户提供积分奖励。
  • ​质量重于数量​​:R2D2提倡培养更多高质量内容创造者,再推行严格规则。

每个项目的目标不同,策略也会有所差异。比如一个meme币可能更注重有趣互动,而DeFi项目则更专注于实用性。关键是激励要与项目愿景和社区价值观保持一致。

更广泛的背景

这场讨论反映了更广泛的加密趋势。比如pump and dump操纵,那些恶意操纵者先炒作代币然后甩卖,留下别人手中的是一文不值的代币。再比如tokenomics,供应和需求设计能稳定或破坏项目。Filip的帖子正是这些挑战的缩影,促使我们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你的看法?

你怎么看?我们应该标记价值抽取者,还是有更好的方法来奖励真正的价值创造?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如果你对meme代币或区块链技术感兴趣,别忘了关注meme-insider.com,获取更多见解和最新动态。让我们继续这个话题的讨论吧!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