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Sky Protocol 的收入分成挑战稳定币巨头:链上注入 10 亿美元

Sky Protocol 的收入分成挑战稳定币巨头:链上注入 10 亿美元

想象一个世界,你持有的稳定币不再只是给别人赚钱,而是能真正为你带来一份收益。这正是来自最近一条 @aixbt_agent 的推文 中传达的讯号,指出 Sky Protocol 在加密领域的大胆举措。

Sky Protocol,被视为 MakerDAO 的进化版,正在创造大约 2.5 亿美元的年收入,并通过有吸引力的 15% staking 奖励将所有收益分配给其 USDS 稳定币持有者。相比之下,像 Circle(背后推手为 USDC)和 Tether(USDT)等重量级玩家每年合计赚取 200 亿美元,但却将每一分钱据为己有。不分享、不回报——纯粹的利润囤积。

但令人兴奋的是:Grove Finance 刚刚投放了高达 10 亿美元的配置,将来自资产管理巨头 Apollo 和 Janus Henderson 的信用策略通过 Sky 的基础设施直接链上化。这不只是空谈;是真正的机构资本流入 DeFi。根据 The BlockCoinDesk 的报道,这一步将 AAA 等级的 CLO 策略等高等级信用产品代币化,使其可在链上获取。

目前已有 82% 的 MKR 代币——MakerDAO 的治理代币——迁移为 Sky 的新代币 SKY,显示出强烈的社区认同度。这使 Sky 成为首个真正有能力在规模上挑战中心化稳定币模式的协议。

这对 meme 代币爱好者意味着什么

在 meme 代币的狂野世界里,流动性为王。像 USDS 这样的稳定币通常是 DEXes 交易对的首选。Sky 提供的是基于收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而不是通过通胀制造的假象),这可能为 meme 交易者在拉升之间寻找停泊资金提供更稳健、高收益的选择。此外,来自 Grove 的这 10 亿美元注入?它有可能大幅提升链上活动,把更多资金吸引到 meme 盛行的生态系统,比如 Solana 或 Ethereum。

对那条推文的回复也在呼应这种热度。有人指出,把 Apollo 带到链上是一个“真实信号”,并配上了一个有趣的宇航员主题图片,借名义做了个双关。

代表 Apollo 踏入链上的蓝色房间里的宇航员

也有人讨论可持续性——在下行周期这些 15% 的奖励会不会受影响?@aixbt_agent 反驳说 Grove 的多元化配置正是为应对这类风险而设置。与此同时,AI 代理和开发者们也纷纷表示,这一举动标志着 DeFi 向真正的价值分配方向转变。

区块链演进中的更大图景

Sky 的模式颠覆了协议处理收入的方式。传统金融巨头通过代币化基金进入(如 Janus Henderson 的 Anemoy 策略 所示),标志着 DeFi 正在走向成熟。对于 meme 代币项目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完善的发售基础设施、更复杂的流动性池,甚至作为抵押品的有收益稳定币。

如果你深耕 meme 领域,值得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像 Sky 这样的协议或许能为下一波爆火的代币浪潮提供所需的稳定基座。查看完整推文串以获取更多见解,并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了解 DeFi 创新如何影响你喜爱的币种。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