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早晨咖啡习惯其实在悄悄驱动一个巨大的金融机器?根据最近 Solana Legend 的一条推文,星巴克的应用不仅仅是点拿铁——它基本上在运行一个带有惊人数据的稳定币业务。作为一个长期浸淫在加密世界的人,这种传统忠诚度计划与区块链概念的交叉引起了我的注意,尤其因为它与 meme token 和 web3 项目在类似领域的创新息息相关。
引发热议的那条推文
Solana Legend(FrictionlessVC 和 monkeDAO 的联合创始人)在 X 上发了这么一句话:“How many 'stablecoins' end up being Starbucks loyalty finance apps. Starbucks app has $2 billion of TVL 😂 and makes > $20m a year from interest > $200m a year from breakage (giftcards expiring) (10% OF FLOAT) > 60% of sales from app users > 44% retention rate (double its peers).”
你可以查看这条原推文在此。这是带有幽默感的表述,但同时也强调了日常应用如何在没有区块链噪音的情况下模仿加密机制。
拆解数据:TVL、利息与失效余额(breakage)解析
我们来把这些数据简单拆开讲,特别适合对这些术语不太熟悉的人。在加密领域,TVL 代表 Total Value Locked——即锁定价值总额,指协议中存放的资产总量,比如 DeFi 平台里。这里,星巴克的“TVL”指的是约 20 亿美元的预付余额,来自礼品卡和应用充值。这对星巴克来说是可以投资的免费资金,有点像稳定币发行方持有储备金的模式。
利息收入:据称公司仅靠这些浮存金的利息每年就获得超过 2000 万美元的收入。可以把它想象成以用户零成本借出他们的钱来赚取利息。
失效余额(breakage):真正的亮点在于——大约每年有 2 亿美元来自于未使用或过期的礼品卡,这约占总浮存金的 10%。通俗来说,breakage 就是用户充值但从未消费的那部分收益。作为对比,近期报告也给出了类似数字,指出星巴克受益于几十亿美元的浮存金以及 2-10% 的 breakage 率。
用户参与度:高达 60% 的销售来自应用用户,留存率达到 44%,是同行的两倍。这样的忠诚度循环让顾客不断回流,就像 meme token 社区通过奖励和空投建立的热度和黏性一样。
这些数据并非凭空而来。星巴克的财报,比如他们的 Q3 FY2025 业绩,展示了其 Rewards 计划的强劲表现,推动了显著的收入和客户忠诚度。
为何加密圈应当关心:从忠诚度积分到代币化资产
在区块链和 meme token 的世界里,这种布局充满机会。像 USDT 或 USDC 这样的 stablecoin 将价值锚定于美元,但它们常因中心化而受到批评。星巴克的系统是一个封闭循环的“stablecoin”,忠诚度积分在其生态内充当货币。想象一下如果这走向 web3:在 Solana 上将忠诚度积分代币化,你可以交易、staking,或在多个商户间通用。
线程中的一条回复由 Ryan De Souza 一语中的:小型零售商可以发行用于互操作性的 stablecoins,让用户在不需要复杂牌照的情况下移动积分(比如从星巴克转到 PayPal)。这对 meme token 项目来说是颠覆性的,因为这些项目常常从玩笑起步,但能演进为具有实用性的玩法。像 monkeDAO 在 Solana 上已经把社区和金融结合起来——为什么不再加一层忠诚度机制呢?
另一位用户也评论道:“忠诚度就是新的 stablecoin。”说得非常到位。在病毒性遇上价值的 meme 文化中,把日常奖励变成可交易资产,可能催生下一个大热代币趋势。
社区热议与更广泛的影响
这条推文引发了许多快速回复,包括关于加密支付的问题(目前星巴克仍以法币结算)以及与传统金融科技的关联。这提醒我们,尽管 meme token 依赖于炒作,像星巴克这样的现实应用为可持续模式提供了范本。对区块链从业者而言,值得探索如何把这些系统去中心化——例如通过 DAO 管理忠诚度池,或用 NFTs 作为可兑换奖励。
如果你在做 web3 的产品,学学星巴克:把重点放在用户留存和隐性收益流上。谁知道呢,你的下一个 meme token 可能就是“Solana 的星巴克”。
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更多传统金融与加密交叉的洞见。你怎么看——星巴克真的是最大的稳定币发行方吗?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