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加密现状:在未亲自尝试前就批评产品的教训

加密现状:在未亲自尝试前就批评产品的教训

在快速变化的加密世界里,观点传播比二层网络上的交易还要快。最近在 X(原名 Twitter)上的一条线程恰好反映了这种动态,@condzxyz 分享了一个既幽默又犀利的观察,关于“加密现状”。事情起因于对一个有前景的 Web3 工具的称赞,随即引发了一段快速的来回讨论,凸显出一个常见问题:在没亲自试用之前就批评产品。

导火索:称赞 Addressable

@condzxyz,ACO Labs 的核心团队成员兼 Lumx.io 的顾问,率先为 Addressable(@addressableid)打了个招呼。Addressable 是由 Asaf Nadler 创立的 Web3 情报平台,他称其为“很棒的产品”,且由“一位更出色的构建者”打造,并强调加密领域里有很多已经能产生收入却还没有发行代币的公司。Addressable 在这一领域脱颖而出,为 Web3 营销人员提供可执行的洞见。比如基于钱包的跨平台定向(像 X 和 Reddit)、跟踪转化,以及用 AI 工具优化活动。它支持多条区块链,并帮助项目触达超过 9 亿个钱包——非常适合在无需盲目猜测的情况下扩展用户获取。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立刻认同。随后 @charve_web3 以讽刺的“great product?? 😂” 回复,促使 @condzxyz 简单问道:“have u tried?” 回答是?“not yet。”这段被 @condzxyz 截图分享的交流,浓缩了许多加密讨论的本质。

关于是否尝试加密产品的 @charve_web3 与 @condzxyz 在 X 上的对话截图

拆解“加密现状”

@condzxyz 精简总结道:

  1. 有人说某个产品很棒。
  2. 一个随机用户嘲笑一番。
  3. 原发帖者问对方是否试过。
  4. 结果发现,他们并没有。

正如 @condzxyz 所指出的,这里有个教训。在以炒作和 FUD(恐惧、不确定、怀疑)主导的加密领域,仅凭感觉就做出快速判断很容易。但像 Addressable 这样的工具正是为了穿透噪音而设计。例如,它整合链上和链下数据以精准定向钱包持有者,帮助项目跟踪指标并降低每个钱包的获取成本。来自像 Axie Infinity 的 Jeffrey Zirlin 这样的知名人士的推荐也强调了其数据集对加密营销人员的变革性意义。

这种行为并不新鲜,但在 meme 代币生态中被放大了。meme coin 依赖社区热度生存,然而它们常常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被贴上“骗局”或“炒作”的标签。试想用 Addressable 去定向在 Solana 或 Ethereum 上活跃的 meme 交易者——识别持有类似代币的钱包并投放定制广告。这可能会改变 meme 项目建立忠实追随者的方式,从随机“拉人吹捧”转向基于数据的策略。

为什么这对 meme 代币爱好者很重要

meme 代币讲究传播力,但可持续增长需要聪明的工具。Addressable 的功能,比如由 AI 优化的活动和跨 450+ 指标的归因追踪,正好契合区块链从业者的需求。如果你在发行 meme coin,为什么不利用钱包洞察去触达那些曾参与过类似项目的 degens?这关乎通过知识提升自己,正如 Meme Insider 一贯倡导的那样。

该线程也引来一些回复,比如 @charve_web3 后续的 “😁”,以及 @nutcha_nj 指出这反映了“某些人现在的心态”。这提醒我们:在下一次嘲笑某个大事之前,先去亲自试一试。谁知道呢?它也许正是你投资组合所需的那点优势。

在一个每天都有创新发生的领域,像这样的线程能让我们保持清醒。想了解更多关于 Web3 工具和 meme 代币策略的内容,请查看我们的知识库:Meme Insider。你的看法如何——你有没有在未测试某个加密产品前就否定过它?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