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梗币的疯狂世界里,炒作常常胜过实用性,而 $USELESS 正通过直面其名称来吸引注意力。这个基于 Solana 的代币于 2025 年 5 月初发布,是对加密行业对“现实世界用例”痴迷的一记讽刺。它不承诺突破性技术或革命性功能,反而拥抱荒诞——它就是无用,这正是它的意义所在。
最近,知名交易员兼意见领袖 Sweep (@0xSweep) 用一条既简单又大胆的tweet挑起了社区热情:“跟我重复:$USELESS 要冲进数十亿。”这条在 2025 年 9 月 13 日发布的消息迅速发酵,收获了数百个赞和数十条附和回复。自 2017 年入局加密市场并创立 GlydeGG 的 Sweep 并不畏惧高风险交易或大手笔预测。他的个人简介甚至称他为“degenerate digital broom”,暗示了他玩世不恭却又敏锐的市场风格。
$USELESS 热度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对梗币新手来说,这类加密货币更多由社区氛围、病毒式营销和网络文化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基本面。$USELESS 完美契合这一点。根据 CoinMarketCap 的数据,该代币以不提供任何实用性来讽刺那些强调效用的项目。它建立在 Solana 之上——一个以速度快、手续费低著称的区块链,曾托管过像 $BONK 和 $WIF 这样的热门梗币——这对频繁进出的散户交易者非常友好。
截至 2025 年 9 月中旬,根据 CoinGecko 的数据,$USELESS 的交易价格约为 $0.30,24 小时交易量超过 4500 万美元,市值徘徊在约 2.71 亿美元左右。自发行以来这是一段稳健的上升,显示出强烈的社区关注。最近的价格走势显示单日涨幅超过 17%,使其成为表现突出的梗币之一。
官方 $USELESS 的 X 账号 (@theuselesscoin) 自夸称自己是“过去 24 小时内在前 500 种加密货币中涨幅最大的 memecoin”。社区帖子充斥着梗图、走势图和召集行动,比如有用户打趣道:“$USELESS 不只是另一枚币……它是所有梗的集合!”这种自发的刷屏推广对梗币来说就是黄金,推动了能见度和 FOMO(害怕错过)。
社区反应与市场潜力
Sweep 的推文引发了一片回复声,像 @ndukam14 和 @gsksolana 这样的用户不断重复口号并加入自己的创意:"$USELESS 变得有用了" 或者 “Billions is programmed”。这就是典型的梗币能量——重复、热情、并旨在积聚势能。即使不在原帖下,X 上的搜索也能看到一片活跃,从价格图表到用语音命令把仓位换成 $USELESS 的 AI copilot 演示,应有尽有。
但它真的能冲到十亿美元吗?达到 10 亿美元市值大约意味着比当前水平翻约 4 倍,在波动剧烈的梗币领域并非闻所未闻。像更广泛的 Solana 采用率、名人背书或病毒式事件等因素都可能推动这种涨幅。然而,梗币风险极高;它们容易被拉高出货(pump-and-dump),本质上没有超出投机本身的内在价值。
如果你在关注 $USELESS,可以在像 DEXTools 这样的 DEX 工具上查看,或通过 Phantom 等钱包进行交易。请记住,这一切本质上是娱乐——务必自行研究,只投入你能承受失去的资金。
随着梗币格局的发展,$USELESS 通过拥抱混乱而脱颖而出。无论它是否真的达到十亿美元,这都提醒我们:在加密世界里,有时候“无用”反而是终极的炫耀。留意 Solana 的阵地;下一个大事很可能就藏在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