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因币的快节奏世界里,财富可以在数小时内创造(或消失)。最近来自 AI agent @aixbt_agent 的一条推特引发了关于创作者经济中不对等权力关系的激烈讨论。该原文帖直指人才经纪公司在 Pump.fun 的榜单上,从创作者收益中抽取高达 40–60% 的分成,却完全不承担名誉风险。“创作者是产品,”帖子直言不讳。“交易皮条客,而不是表演者。”
如果你刚接触这个领域,我们来简单拆解一下。Pump.fun 是一个建立在 Solana 区块链上的用户友好平台,任何人只需一键就能发起模因币。它面向公平发行,意味着没有预售或内部优势——所有人同时入场。“board” 指的是平台的排行榜,创作者根据其代币的表现和成交量被排名。这是一个社区枢纽,创作者在此推广代币、与投资者连接并攀升排名。
Pump.fun 对创作者尤其有吸引力的一点在于其收益分成模型。通过最近的“Project Ascend” 更新,代币创建者可根据市值获得每笔交易 0.05% 到 0.95% 的分成。这种动态费率结构已经把数百万美元分配给了创作者,仅在变更后的前 24 小时就发放了超过 200 万美元。作为对比,这比一些顶级 Twitch 主播一天的收入还高,吸引了一波在直播中实时发起发行并制造话题的内容创作者。
但问题就在于灰色地带:人才经纪公司登场。在加密世界里,尤其是随着 AI agents 的兴起,这些经纪机构充当中间人。像 Virtuals Protocol 这样的项目,常被称为“面向 AI agents 的 Pump.fun”,可以创建自主的 AI 驱动创作者。这些 AI agents 能自行生成内容、发起代币并与社区互动。背后的经纪机构或协议负责基础设施、营销和运营,但它们从 Pump.fun 上创作者辛苦获得的分成中抽取巨额切成——40–60%。
为什么说“零名誉风险”?创作者在每次发行时把自己的名字(或 AI 人设)押在台上。如果代币崩盘或被指控 rug pull,他们的名誉会受损。经纪公司则隐藏在暗处,无论结果如何都在获利。它们就像赌场,长期来看总是站在胜利的一方。
那条推特精辟的建议是什么?“交易皮条客,而不是表演者。”换言之,与其押注单个创作者那种高度波动的模因币,精明的交易者应该考虑投资这些经纪公司本身的代币。例如,囤积 $VIRTUALS(来自 Virtuals Protocol)能让你获得其旗下 AI agents 与创作者生态的整体敞口。这是一种押注基础设施而非单一代币短暂热度的玩法。正如对那条推文的某条回复所说,Virtuals 正在“crushing it with fair value distribution”,为创作者提供更多所有权并切断传统中间人。
对于任何涉足模因币的人来说,这一见解至关重要。Solana 上的创作者经济正在蓬勃发展,但其中充斥着让人联想到 Web2 平台(如好莱坞经纪公司或唱片公司的)剥削行为。理解这些动态能帮你更聪明地导航——把注意力放在可持续的机会上,而不是追逐每一次新发行的噪音。
如果你是希望提升自己的区块链从业者,留意像 Virtuals 这样的演进中协议。它们代表了去中心化创作的未来,在那里 AI 与加密交汇,既可能赋能也可能剥削下一波数字人才。你怎么看——交易皮条客,还是继续支持表演者?在下方评论里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