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彼得·托德的陨落:从比特币先驱到 Memecoin 推广者

彼得·托德的陨落:从比特币先驱到 Memecoin 推广者

想象一下,从被誉为密码学天才与 Bitcoin Core 开发者,一路走到为奇趣的 memecoin 做付费推广。这就是彼得·托德(Peter Todd)在加密圈多年来的惊心动魄之路。最近,X 上 @StarPlatinumSOL 的一条线程拆解了他的经历,这个故事既励志又让人挑眉。我们一步步来梳理,并解释技术术语,哪怕你刚接触区块链也能跟得上。

彼得·托德在户外微笑的肖像

彼得·托德在加拿大长大,少年时期便投身于密码学——也就是在有对手存在时保障通信安全的学问。15 岁时,他就给 Hal Finney 和 Adam Back 这类在加密起源故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发邮件。快进到 2010 年,托德活跃在比特币论坛,甚至与神秘的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有过交流。

2012 年,他开始为 Bitcoin Core 贡献代码,即比特币的主要软件实现。他那种“对抗性思维”使得他总是在寻找漏洞以增强网络的坚韧性,这种做法为他赢得了社区的尊重。

来自论坛的帖子,显示中本聪和彼得·托德在 BitDNS 上讨论费用

他的一项重要贡献是 Replace-by-Fee (RBF),通过 BIP-125 提出。简单来说,如果你的比特币交易因为手续费过低而卡住,RBF 允许你用更高的手续费替换它,从而更快被处理。托德认为如果没有对矿工的适当激励,区块链无法无限扩展——矿工是验证交易并保护网络的人。

除了 Bitcoin Core,托德还涉猎过 Dark Wallet(一个注重隐私的比特币钱包,与 Amir Taaki 合作)、早期代币平台 Mastercoin 和 Counterparty,以及 OpenTimestamps——一个可以证明数据存在性而不泄露其内容的工具,至今仍在使用。他甚至在 2016 年与艾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一道参与了 Zcash 的 trusted setup。

一张晚餐合影,标注了包括彼得·托德在内的加密圈人物

他的巅峰时期是在 2015 到 2017 年的“区块大小之战”期间。这是比特币社区内的一场激烈争论:“大区块派”主张将区块增大(最高到 20 MB)以容纳更多交易,而像托德这样的“小区块派”则认为这样会损害去中心化——让普通用户更难运行节点。托德推动了 6 MB 的限制,最后小区块派胜出,塑造了比特币当前的格局,并催生了像 Bitcoin Cash 这样的分叉。

标题为《The Power of OpenTimestamps》的播客截图,嘉宾为彼得·托德

但名声也会带来对手。托德直言不讳的风格树敌不少,2019 年,开发者 Isis Lovecruft 指控他性侵。托德否认,并提起诽谤诉讼,案件于 2020 年和解。这场丑闻损害了他的声誉,他随后选择低调,专注于比特币隐私和 covenants(比特币上的类智能合约特性)等研究。

三人在 Mempool Con(官方 Bitcoin Ordinals 和 Runes 大会)合影

2023 年,他倡导 full-RBF,巩固了他的技术遗产。随后在 2024 年,HBO 的纪录片《Money Electric: The Bitcoin Mystery》声称托德就是中本聪。对此他斥为无稽之谈,但这部片子带来了威胁,迫使他加强个人安全防护。

新闻标题:比特币程序员彼得·托德遭遇性行为不端指控

如今,托德以独立顾问身份从事隐私与安全方面的工作。但故事的转折点在于:这位比特币老将竟开始为 memecoin 做推广——据说收取低至 5,000 美元的报酬。例如他在 Solana 上为 Joker 主题代币 $HAHA 做宣传。这与他早年的先驱形象相去甚远,也引发了人们对加密生态演变的疑问。

彼得·托德在推特上推广 Solana 上的 $HAHA memecoin 的截图 彼得·托德在推特上否认自己是中本聪的截图 彼得·托德在昏暗的房间里戴着头灯,拿着手机

这对 memecoin 意味着什么?它表明即便是加密资深人士也会涉足区块链的嬉戏一面。Solana 上的 memecoin 往往靠社区热度和病毒式传播生存,像托德这样的名字参与其中,既可能为它们带来某种程度的合法性,也可能稀释其原本的趣味性。如果你关注 meme tokens,留意他所背书的项目——它们可能会被炒作,但别忘了,加密市场波动极大。

想了解更多关于 memecoin 和区块链趋势的洞察,请关注 Meme Insider。我们会跟进从 Solana 的涨幅到比特币之谜的一切。你如何看待托德的这一转变?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吧!

X 上的原始线程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