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 的一串讨论中,Helius Labs 的 CEO、前 Coinbase 高管 Mert 分享了他对稳定币未来的一些有趣看法。你可以查看 原始帖文在此。他预测,最终用户在钱包或应用中甚至不会看到像 USDC 或 USDT 这样的具体交易代码;相反,一切都会显示为 “USD”,所有的兑换与管理都在后台无缝完成。
先来拆解一下。稳定币是为维持价值稳定而设计的加密货币,通常锚定某种法币,比如美元。常见的有 Circle 的 USDC 和 Tether 的 USDT。它们已成为加密领域进行交易、支付和规避波动的重要工具。但在 Mert 看来,由于发行方之间的激烈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他指出了像 Hyperliquid 的 USDH 稳定币风波这样的近期事件作为警示。Hyperliquid 是去中心化永续合约交易所,USDH 是他们的稳定币。所谓的“风波”大概涉及收益分配和发行方激励的争论。本质上,发行方在争相提供更优的条件,把利润空间压到接近零以吸引用户。Mert 认为,真正带来用户的应用方应该争取更大份额,尤其是在监管逐步明朗的背景下。
想想看:大公司已经在为收益分成私下谈判,但较小的应用或生态系统往往被排除在外。既然现在有更多受信任的发行方,为什么不争取更好的条款?这可能会促使应用方发行自己的稳定币,但那样会使流动性碎片化——也就是你的稳定币可能并不在所有地方都能轻易交易,从而削弱可用性。
Mert 提出了解决碎片化的几种方案:
- 一个“生态对齐”的稳定币,收益按公平比例分配,例如 50% 回给应用,40% 用于买入并销毁以提升价值,10% 给发行方。
- 像 M0 这样的流动性层(用于统一稳定币流动性的协议),让多个应用发行的稳定币汇聚在一起,同时不丧失各自的权益。
- 将上述方案与发行方推出的新支付链结合,可能把利润率压到零,而他们在其他地方获取收益。
- 最终彻底抽象化交易代码,应用只显示 “USD”,通过标准化接口在后台处理兑换。
他把第二种方案比作 Sanctum 在 Solana 上的 liquid staking tokens(LSTs),尽管选项众多,但仍由少数几个占据主导。LSTs 让你在质押像 SOL 这样的资产的同时保持其流动性用于其他用途。在稳定币领域,由于网络效应,也可能出现少数赢家通吃的局面。
归根结底,Mert 认为抽象化会胜出,因为在商品化的市场中,这对应用最有利。就像在支付应用里你不会去想是哪家银行在托管你的美元——它就是可用的。对加密来说,这意味着更好的用户体验,把技术细节隐藏起来。
这也与区块链的更广泛趋势相关,尤其是对 meme 代币的生态来说。meme 币依赖于快速、低成本的交易,通常与稳定币配对。如果稳定币被抽象化,交易 meme 代币会更顺畅——不用再为持有哪个稳定币或兑换手续费影响收益而担忧。像 DEXs 或 meme launchpads 的应用可以谈到更好的收益分成,把节省下来的成本返还给用户或用于资助社区奖励。
对该帖的回复也带来了更多细节。例如来自 CoinList 的 Raghav 提出异议,指出并非所有稳定币都能适配像 GENIUS 这样的监管框架(可能是笔误或简称),并且像 Tether 这样的品牌在某些市场具有很强的粘性。他担心如果某个汇聚的稳定币崩盘,谁来承担责任?其他人则打趣说诸如 “USDUC”,或同意某些链也会实现抽象化。
关键结论是什么?如果你正在构建或使用加密应用,现在正是向发行方争取更好条款的时候。把显示抽象为 “USD” 会把稳定币商品化,把权力重新交给分发方。正如 Mert 所说,这本质上是一个技术问题,可以通过智能接口和流动性方案来解决。
这种演进可能会通过简化上手流程并减少摩擦,大幅推动 meme 代币生态的发展。请继续关注——稳定币可能很快会像家里的水管一样隐形,但同样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