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加密领域最后的 1000x:隐私作为终极疆界

加密领域最后的 1000x:隐私作为终极疆界

在瞬息万变的加密世界里,发现下一个重大机会常常就像在《文明》这样的游戏中穿梭于复杂的科技树。这正是 Helius Labs 的 CEO Mert 在最近一条引发社区讨论的推文中用到的类比。他阐述了所谓的“最后的 1,000x 论点”,认为隐私是那一条尚未被充分开发、准备爆发价值的分支。

Mert 从回溯比特币的起源说起,把它视为对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反叛回应。最初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政府无法掌控的互联网货币,但早期就暴露出两个主要缺陷:可编程性有限和完全缺乏隐私。Ethereum 着手解决了可编程性问题,引入了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随后 Solana 出现,通过更强的可扩展性将高吞吐量交易变为现实,同时在去中心化程度上做出一定权衡。

但隐私?那才是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尽管可编程性这一边已经逐步成熟——想想 DeFi、NFTs,甚至现在在 Solana 等链上兴起的 meme coins——隐私方面却一直落后。像 Zcash 这样的项目尝试用零知识证明(ZK)开路,这种技术可以在不泄露细节的前提下验证交易。ZK 本质上是在不展示如何或为何的情况下证明某件事为真,从而以私密的方式解决臭名昭著的双花问题。

Mert 指出,即便是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也早早意识到隐私的重要性。在论坛帖子中,中本聪表达过将 ZK 加入比特币的兴趣,但当时认为技术尚不成熟。快进到今天,ZK 终于走向成熟。Zcash 是首个在生产环境中部署该技术的项目,不仅在加密领域,也是任何领域中的首例。然而,早期像信任假设之类的挑战曾限制了它的发展。

文明科技树的截图,展示加密发展中的分支路径

现在,随着 ZK、混合器(用于模糊交易踪迹)、全同态加密(FHE,允许在加密数据上进行计算)和多方计算(MPC,使得协作计算在不共享私有信息的情况下成为可能)等方面的进展,隐私正在迎来它的时刻。Mert 将其视为加密领域的“最后的 PvE”(player versus environment,玩家对环境)——也就是说,这是区块链真正实现其赛博朋克承诺之前的最后一个主要障碍。

时机再好不过了。随着全球债务危机的阴影和政府隐私泄露事件成为头条——尤其是在欧洲——对私密、非国家控制货币的需求正在上升。比特币证明了数字价值储存是行得通的,但一个以隐私为中心的版本可能就是下一步进化。此外,在一个被投机玩法充斥的市场里,隐私技术显得真正具有创新性,有可能吸引人才和资金,甚至从 AI 那里分流注意力。

这个论点并非空洞的炒作;它根植于市场缺口。可扩展性和可编程性的改进会继续,但现在更可能是边际上的优化——可以看作是微调而非革命。相比之下,隐私可能带来数量级的收益,尤其是在监管收紧、用户在交易中寻求匿名性的情况下。

对 meme 代币爱好者来说,这种转变可能意味着围绕隐私主题项目的新叙事会出现。想象一下构建在支持 ZK 的链上的 meme,持仓信息保持隐秘,或者那些嘲讽监控的代币实际上在使用最前沿的技术。这提醒我们,在加密世界里,最大的胜利往往来自押注基础性变化,而不仅仅是最新一波的拉升。

如果你正在构建或投资区块链,Mert 的这条推文串是一个必须阅读的警钟。查看 原始推文 获取完整细节,并加入关于为何隐私可能正是加密的最终疆界的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