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世界又一次因类似 ICO 的发行平台复苏而热闹起来,这让人回想起 2017 年的繁荣,但这次带有现代化的新意。投资人兼研究员 @Defi0xJeff 在 X 上的一条线索突出了这一趋势,并指出生态中涌现出大量新平台。从 Echo 和 Legion 到受到 Kraken 和 Coinbase 等大牌支持的平台,似乎人人都在加入发行平台的浪潮。
但真正引人注意的是超越简单代币销售的下一代发行平台。这些平台不仅仅是为筹资而生;它们在创造与前沿技术挂钩的新资产类别。以 OpenServ 为例。这个平台允许构建者创建“自主型 AI 业务”——可自主运行、处理工作流或运营任务的一群 AI 代理。酷的是?你可以将这些系统代币化,把它们变成在 OpenServ 基础设施上运行的可投资资产。就像是给 AI 套上了加密外衣,代币代表对这些智能、自我运行应用的所有权。
还有 Flock,它正在推出名为 FOMO 的模型——为特定领域定制的模型,将 API 使用产生的收入直接回流给代币持有者或质押者。领域特定模型是针对某一细分数据训练的 AI,例如医疗或金融,使其在目标场景中极为高效。通过在 Flock 的技术栈上代币化,创作者可以从第一天就实现变现,并且内置真实的使用价值。不再需要等炒作;这些代币可能一上线就能产生收入。
Jeff 还指出,公平发行的发行平台(即不通过预售或让风投优先认购的方式进行代币分发)短期内可能难以回归。相反,焦点正转向这些以实用性为驱动的模型。有趣的是,这些发行平台并非孤立功能,而是可用基础设施的延伸。例如,代币产生的收入可以用来补贴托管或计算等成本,从而使整个系统更可持续。
在趣味代币(meme token)领域,这可能带来重大影响。meme 代币依赖社区和快速发行,但加入像自主代理工具这样的 AI 元素,能够将其发展为更具功能性的产品。试想一种 meme 代币驱动的一群 AI 代理,用于病毒式营销或社区管理——把娱乐性和实际价值结合起来。
当然,成败最终取决于需求。如果底层产品或模型无法吸引用户,再多的代币化也无法挽救。如 Jeff 所言,观察这些项目如何发展将非常有意思。对区块链从业者而言,关注像 OpenServ 和 Flock 这样的平台,可能会发掘 AI 与加密融合的下一波机会。
这一趋势意味着市场正在成熟,发行平台更多地成为创新工具,而不仅仅是筹资噱头。如果你在构建或投资 meme 代币或 DeFi,这些发展或许会重新定义你对代币发行的策略。持续关注该领域的演进——ICO 元潮回来了,但比以往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