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enew
营收元:为什么加密项目需要真正的业务,而不仅仅依靠 tokenomics

营收元:为什么加密项目需要真正的业务,而不仅仅依靠 tokenomics

在加密这个充满炒作、常常压倒基本面的世界里,一位理性的声音来自 Solana Legend,他是 Frictionless Capital 和 MonkeDAO 的联合创始人。在他最近的推文中,他把许多项目目前的状态比作“让犯人掌管疯人院”。他的观点很明确:如果底层项目没有真实的业务运营或营收来源,再华丽的 tokenomics、做市协议或交易所上币也救不了这个代币。

对于不熟悉行话的人,tokenomics 指的是加密代币的经济设计——比如供应计划、分配机制和像 staking 奖励这样的激励措施。它是决定代币在市场上如何表现的蓝图。Market-making agreements 涉及流动性提供者,通过报买卖价来确保交易顺畅,而交易所上币则能在 Binance 或 Coinbase 这样的平台上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代币。

但正如 Solana Legend 所指出的,如果没有真正的价值创造,这些不过是权宜之计。他提到正在兴起的“revenue meta”,这是加密圈内一个流行词,指那些优先考虑创造真实收入而非纯粹投机的项目。通俗来说,就是通过传统方式赚钱——通过人们愿意为之付费的产品、服务或实用功能——而不是单靠代币价格的拉升。

这一点在 meme token 生态中尤其有共鸣,我们对那些靠病毒式梗起飞却在热度消退时迅速坠落的发行再熟悉不过了。以 Solana 的 meme 场景为例:像 Pump.fun 这样的平台让代币创建更加民主化,导致项目泛滥。但存活下来的,越来越多是那些带有 “revenue meta” 思路的项目。比如与去中心化应用(dApps)挂钩、通过交易收取费用的代币,或者通过周边商品、活动乃至整合的游戏经济实现变现的社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因为加密市场在成熟。被 rug pull 和消退的炒作伤害过的投资者,开始要求可持续性。拥有稳定营收的项目可以回购代币、资助开发或分配股息,创造一个支持长期价值的良性循环。这是将基本的商业与金融原理应用到区块链上的体现——正如 Solana Legend 所称,那些“房间里清醒的人”一直在倡导的东西。

看看对那条推文的回复,社区似乎也认同这一点。一位用户打趣道,“Revenue 才是真实的。Tokenomics 不是。”另有人为回归基本面欢呼。甚至有人幽默地将其重新表述为“赚钱而不是铸造钱”。这是一个警钟:在 2025 年,随着区块链采用率上升,演变成迷你企业的 meme tokens 可能会占据主导。

如果你是一个关注下一个大机会的区块链从业者,留意那些将 meme 与营收模式结合的项目。像 DexScreener 这样的工具可以帮助发现交易活跃且有底层效用的代币。记住,在加密领域,和现实生活一样,内涵总胜过花巧。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