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sh Dhanda,Solana 生态中的关键人物,同时在 Jupiter Exchange 任职并负责协调(cat-herder),发了一条既简洁又意味深长的推文,在加密社区引发热议。在他的帖子中,他将加密货币的过去与未来分为三个清晰的阶段:useful、usable 和 used。这种过于简化的叙述抓住了加密如何从小众技术实验成长为有望融入日常生活的本质。
我们来拆解 Kash 所指的各个时代。2008 到 2016 年,加密变得“useful”。这一阶段从 2008 年比特币的白皮书开始,引入了一种无需银行即可转移价值的去中心化方式。可以把它看作基础期,区块链证明了它能解决真实问题,比如金融主权和点对点交易。以太坊于 2015 年出现,加入了智能合约,让开发者能在区块链上构建应用——基本上把加密变成可编程的货币机器。
接着,2016 到 2024 年标志着向“usable”的转变。这一阶段用户体验开始显著改善。钱包更易用,像 Binance 和 Coinbase 这样的交易所让买币变得像网购一样简单,Layer-2 解决方案应对了可扩展性问题。在 Solana 上,例如高速、低成本的交易让 DeFi 和 NFT 更易接触。meme 代币在此阶段爆发,将病毒式的互联网文化变成可交易的资产。像狗狗币(Dogecoin)这样的项目为此铺路,但 Solana 的生态通过让任何人都能快速发行代币的工具放大了这种效应。
展望 2024‑2032,Kash 预测加密将进入“used”阶段——也就是广泛的日常采用。想象用稳定币(stablecoins)买咖啡,或通过 DeFi 应用在储蓄上获得收益而不再多想。meme 代币在这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新手的趣味入门点。它们不仅仅是玩笑;它们建立社群并推动流动性。以 Kash 所参与监督的 Jupiter 工具为例——他们的聚合器和 studio 功能让兑换和创建 meme 币变得无缝,降低了区块链从业者的门槛。
该线程下的回复带有典型的笑料和炒作,正是 meme 币圈常见的调性。有人打趣说加密变成了“balls”,暗指社区戏谑、不羁的一面。也有人把话题联系到 Jupiter Studio 的“aura”,强调像这样的平台正在为下一轮创新注入动力。
这种轻松的玩笑凸显了 meme 在普及中的关键作用:它们让加密更易接近、更有趣。作为一名前 CoinDesk 编辑、现在投身于 meme 洞察的人,我认为这表明“used”时代将由用户友好的工具和病毒式叙事推动。
对区块链爱好者来说,Kash 的时间线提醒我们要专注于可用性。如果你在构建或投资 meme 代币,像 Solana 和 Jupiter 这样的生态正是热闹之地。关注那些将实用性与 meme 魔力结合的新兴项目——它们可能是引领 2032 年大众使用的关键。
归根结底,加密的故事就是在演进,而像这样的推文能让讨论持续。你认为什么时候加密会进入主流?到 X 的讨论串去看看并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