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条 X 帖子 中,Dragonfly Capital 的管理合伙人 Haseeb Qureshi——一家知名的加密风险投资公司——分享了他对 Uber 创始人 Travis Kalanick 提出的一个有趣经济学见解的看法。讨论围绕外卖应用中的小费展开,但它同样提供了与迷因代币生态中心理学表现的有趣类比。
Kalanick 的原帖将小费看作不是简单的反馈工具,而是一种巧妙机制,用以从顾客和司机双方榨取更多价值。他解释说,消费者在心理上往往低估小费——把 1 美元小费视作在支出敏感度上大约只值 0.80 美元。相反,司机会高估它,表现得好像同样的 1 美元值 1.20 美元。这种不对称为平台创造了额外的经济剩余,使小费成为竞争性应用的必备功能。没有小费功能,应用就有可能被会利用这种人性弱点的竞争对手抢走市场份额。
Haseeb 也发表了看法,指出这与他自身体验相呼应:他更愿意慷慨给小费,而不是支付高额的配送费,因为小费让人感觉是在直接帮助司机。这是典型的框架效应——相同的钱在不同语境下感受完全不同。他用一句关键提醒作结:“Always consider the equilibrium(始终考虑均衡)。”换句话说,要考虑所有参与者策略相互平衡时的稳定状态。
那么,这对迷因代币为何重要?迷因币正是靠类似的心理技巧生存。想想空投或社区奖励——它们常常让持有者感觉像是“白拿的钱”,像是直接给持有人的一笔小费。但实际上,这些机制会以有利于项目或早期内部者的方式影响行为。持有者可能因为这种被感知到的直接价值而更久地持有或更积极地推广,即便整体经济结构对他们并不利。
举例来说,在迷因代币的发行中,像推荐奖励或质押奖励这样的功能正是在利用我们的非理性。一点小奖励可能会被感觉放大,从而鼓励更多参与和流动性,就像司机追逐带小费的订单那样。但如果缺少这些机制,你的代币可能会输给那些更会通过游戏化吸引用户参与的竞争者。一切都是通过人类偏差来捕获那部分额外剩余。
这条讨论凸显了科技与加密领域的顶尖思考者如何把日常应用与区块链动态联系起来。如果你在构建或投资迷因代币,请考虑这些均衡——为心理学而设计,否则可能在竞争中被对手超越。
关注 Meme Insider,获取更多关于现实世界经济如何塑造迷因币世界的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