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直在关注加密领域,就知道来自传统金融的大动作会掀起波澜。最近,X 上一条由 @StarPlatinumSOL 发布的线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深入剖析了资深华尔街分析师汤姆·李(Tom Lee)如何以惊人的方式将他的公司转向以太坊。下面我们一步步拆解要点,以及这对更广泛区块链生态系统意味着什么。
谁是汤姆·李?他的押注为何重要?
汤姆·李并非加密领域的新面孔。他是沃顿商学院(Wharton)毕业生,曾任摩根大通的首席股票策略师,并于2014年共同创立了Fundstrat。早期他是为数不多在华尔街支持比特币的声音之一。但现在,他的关注点已转向:他称以太坊是“下一个十年最大的交易”。
2025年6月,Lee 接掌了 BitMine Immersion(NASDAQ: BMNR),这家公司已经放弃比特币挖矿,转型为以太坊重心的企业。他们的目标?收购多达 5% 的流通 ETH 并进行 staking 以获取收益。这类似于 MicroStrategy 的比特币囤积策略,但针对的是以太坊的 proof-of-stake 模式。
BitMine 累积 ETH 的数字
规模令人瞠目结舌。截至 2025 年 8 月 25 日,BitMine 持有约 171 万 ETH,按平均成本每枚 ETH $5,146 估算,价值约 $88 亿。他们手上有 $5.62 亿现金可待部署,并获准发行最多 $200 亿的额外股票。
与 MicroStrategy(MSTR)相比,BitMine 的增长非常迅猛。在短短 18 天内,他们融资数十亿美元以推动这波 ETH 买入潮。
BitMine 的股票交易流动性巨大——日均成交量约 $28 亿,使其成为美国交易最活跃的前20只股票之一。玩法很简单:当股价高于净资产价值(NAV)时,他们发行新股并出售,然后用所得买入更多 ETH。不涉及债务,但会稀释现有股东权益。
为何选以太坊?Lee 的看涨逻辑
Lee 的信念来自于以太坊的现实用途。超过 50% 的全球 stablecoins 运行在以太坊上,且 tokenized assets 已超过 $250 亿,其中 ETH 占约 55% 的市场份额。此外,proof-of-stake 提供每年 3-4% 的收益率,使 ETH 成为“有生产力的储备资产”,而不仅仅是投机品。
他将此与 2017 年的比特币相提并论,指出 ETH ETF 的资金流入是比特币 ETF 的三倍。近期美国的 stablecoin 监管为华尔街将以太坊视为关键基础设施打开了绿灯。
BitMine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 ETH 金库存托,仅在今年八月的八天内就新增了 29 万 ETH。通过 staking,未来每年产生的收益可能超过 $2.5 亿,使这些持仓成为稳定的收入来源。
上行空间与风险
Lee 的目标十分雄心勃勃:短期 ETH 目标 $5,500,2025 年底目标 $10,000–$12,000,如果 20–30% 的华尔街基础设施转向以太坊,ETH 甚至可能升至 $60,000。在这些价位下,BitMine 的持仓市值可能超过 $1,000 亿。
但这并非没有风险。此策略依赖于 ETH 价格上行以及投资者愿意为 BMNR 股票支付溢价。如果 ETH 跌破成本价或股票溢价消失,融资将停滞,他们甚至可能被迫出售 ETH——这将放大市场下行压力。
ETH 历史上曾出现过 90% 的回撤,BMNR 的股价已经从夏季高点下跌了 73%。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博弈,基于一个核心假设:以太坊必须持续上涨。
这对加密爱好者意味着什么
这条线程突显了一个关键时刻:传统金融在加倍押注以太坊,可能会稳定网络并促进采用。对在 Solana 或 Ronin 等平台上从事 meme token 创作和交易的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更多流动性流入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因为 ETH 的上行将提升 DeFi 及更广泛领域的整体环境。
如果你关注区块链技术,请继续关注 BitMine——它是华尔街老练手法与加密雄心的有趣结合。欲了解更多细节,请查看完整线程 here,并继续关注 Meme Insider,了解这些动作如何在 meme coin 世界中产生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