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万变的 meme 代币 世界里,财富可以在一瞬间被创造(或蒸发),而有一位创建者像灯塔般格外醒目。根据加密分析师 Adam(@Adam_Tehc)最近的一条推文,这位排名第一的代币创建者——以以 "bwa..." 开头的钱包地址识别——完成了一项惊人的壮举:仅在今年 8 月就通过在 Solana 上推出高达 9,370 个代币净赚了 115 万美元。
没错,平均每天超过 300 个代币,每个贡献的平均利润约为 3.83 万美元。如果你不熟悉这套玩法,像 Pump.fun 这样的平台允许任何人在 Solana 区块链上快速且低成本地创建并部署代币。创建者通常通过持有初始供应、制造话题并在高点卖出获利——或者通过绑定曲线(bonding curve)机制,在早期交易量推升时实现收益。
推文中分享的 PNL(Profit and Loss)日历描绘出一幅稳定获利的图景。八月的每一天都显示正回报,最终汇聚成那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七位数总额。由加密分析工具 AXIOM 提供的数据支持,这 29 天的连续正收益凸显了该创建者的策略:在 degen(类似赌博的)生态里进行高频量化投放,病毒式的 meme 可以在一夜之间爆发。
第二张图片显示了 Pump.fun 以及类似平台(如 Bonk)上顶级代币创建者的排行榜。我们的第一名创建者以总共创建 14,480 枚代币位居榜首,其中有 84 枚已“毕业”(可能意味着它们达到了某个流动性或市值阈值,转入像 Raydium 这样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他们的毕业率只有 0.58%,但庞大的投放量——在上周平均每天 246 枚代币——解释了其高额盈利。
社区反应迅速涌现,既有敬畏也有怀疑,这是加密圈常见的混合情绪。一名用户质疑该创建者如何在如此多的代币上制造交易量,暗示可能存在内部群体或机器人驱动的策略。其他人则称这是“纯粹的 degen 工厂模式”,或只是简单地发出“wow”,也有人质疑这些项目是否真实可靠还是速战速决的圈钱游戏。这些质疑是有道理的——meme 代币靠话题生存,但可持续性往往稀缺。
这个故事也凸显了为什么 Solana 仍然是 meme 币的热点。其低手续费和高速度使得快速发行成为可能,吸引了追逐下一个大涨的交易者。对区块链从业者来说,这是技术双刃剑的一个提醒:一方面它去中心化并普及了金融,另一方面也助长了投机狂潮。
如果你感兴趣(或好奇),可以查看原始推文了解更多细节。记住,在 meme 代币 的游戏里,DYOR(do your own research,自己做研究)至关重要——像这样的利润并不适合胆小者。你对这种高频代币投放有何看法?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